食鸭,一般是用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烤鸭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相传,烤鸭之美,是源于名贵品种的北平鸭,它是最优质的一种肉食鸭。
据说,这一特种鸭的饲养,约起于千年前左右,是因历代帝王游猎,偶获此纯白野鸭种。
后为家养,一直延续下来,才得此优良纯种,并培育成名贵的肉食鸭种。
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
不仅老百姓爱吃,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就“日食烤鸭一只”。
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
随着他的儿子篡位迁都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宫廷里烤鸭的高手。过了一百多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
最有名的当属全聚德,采取的是挂炉烤法,不给鸭子开膛。
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然后往鸭肚子里面灌开水,然后再把小洞系上后挂在火上烤。
这方法既不让鸭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让鸭子的皮胀开不被烤软,烤出的鸭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鸭最好吃的部分。
挂炉有炉孔无炉门,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用明火。果木烧制时,无烟、底火旺,燃烧时间长。
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颜色呈枣红色,皮层酥脆,外形圆润、饱满,外焦里嫩,并带有一股果木的清香,细品起来,滋味更加美妙。
酒席一共是十二桌,原本是摆十桌的,怕不够,钱山伯让人多准备着两桌。
今天这乔迁宴也不收礼,还有喜钱拿,所以一些人把家里能带来的小孩子都带来了。
叶江氏过来了之后,却没发现叶文山和叶清在花厅的大门处接待,就有些纳闷。
倒是看见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和叶文良在聊着什么。
她走了过去,板着个脸问道:“老大,怎么没看见老五家的?”
“娘,您来了。文山他身体不是很舒服,就没让他过来接待客人,这是钱家的管家,我跟他在这里帮着招待过来的客人呢。
娘,我带您过去落座吧,给你们特意留着一桌呢。”
“那胖丫头和她相公呢,怎么也没看见?”叶江氏小声的问道。
叶文良微微笑道:“叶清的相公接到知府大人的七夕诗会请帖,他们夫妻赶去建州了。”
“去建州了?”叶江氏愣了愣,很快又开心起来。
胖丫头去建州了,也就是说这里就有她说话地了。
嗯,她要找老五好好说道说道,让他接自己过去新宅子里住几天。
一旦住下了嘛,那叶清就是回来了,还敢马上赶自己出去不成?
拿捏不了那胖丫头,她还拿捏不住自己亲儿子吗?
就算不能长住在那大宅院里,也得住到她满意为止。
有本事,他们把叶文山也赶出那院子啊,她是叶文山的亲娘,儿子住哪,她就可以住哪!
这回就算老头子不同意也不行。
主意打定,叶江氏就在主桌旁边给女眷安排的桌子那儿落了座。
刚坐好,她的眼珠子就朝酒桌上看去。
要说今天的宴席规格那是十分高的,十六两银子一桌的菜呢。
上桌的都是一些山珍,像什么肥嫩的羊肉、可口的沙鸡、香味扑鼻的烤鹿肉、酥烂浓香的葱油鹿筋。
还有新鲜的红菇、以及白灼大虾,清蒸花蟹,粉蒸扇贝,鲍鱼菜胆汤,红烧海参,卤鹅掌,烤乳鸽,甲鱼汤,煨蜜汁桂花鸭,还有建州名菜“佛跳墙”。
都是平常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再加上天雪居的厨子,那手艺自然是没话说的,滋味之美,光看着都垂涎欲滴。
叶江氏看着身周一眼,毫不客气的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肥嫩的羊肉入口。
好久没吃羊肉了,叶江氏脸上露出了缅怀之色,记得她还是过年的时候吃过一次。
“咦,这桂花鸭真好吃。”叶江氏吃完羊肉,又开始吃鸭肉,吃了一口觉得不过瘾,把一个大鸭腿夹到自己面前的碗里。
她这不管不顾的形象,让跟着她坐在一起的叶老头的妹妹叶黄氏有些看不过去了。
“呵呵,嫂子,这钱家人还没说开饭呢,你这一会儿就吃的满嘴流油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家饿了三天才来的呢。”叶黄氏嘲讽的看着叶江氏道。
叶江氏把鸭肉咽下去,这才抬起头斜着眼睛看着叶黄氏道:“这是我孙女婿办的酒宴。
今天他被知府大人邀请去建州了,那么这里就是我和我家老头子最大,我怎么就不能先吃两口了?!”
叶黄氏听到身为主人的钱家少爷居然不在,顿时大感诧异,在举目一看,果然主桌那儿没有见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心下了然,可能韭芽也不在。
但对叶江氏这么不顾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