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
装在帽子上的冠蝉,挂在腰上的腰蝉,以及含在四人嘴里的含蝉。
腰蝉最大,样式也最多。
冠蝉次之,含蝉最小。
赵掌柜当然知道玉蝉的分类,微笑反问“您想说的是,这是一件含蝉吧”
“实不相瞒,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也正因为他是含蝉,所以我才断定它不可能是汉代出品。”
“汉代的高古玉,距离现今时间太过久远。”
“如果是含蝉,岂能没有半点沁色”
旁边心直口快的温昊臻补充道“这位小友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沁色吧。”
程越把玩这玉蝉。
淡定笑道“我当然知道沁色。”
“大多数出土的古玉器,成百上千年掩埋于地里,受周围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周围存在的物质影响,往往在颜色上会发生改变,形成各不相同的沁色。”
“但是”
“少部分代代相传的玉器,因为没有入过土,则不会有沁色的存在。”
“我手里这枚虽然是含蝉。”
“但谁能保证所有含蝉都进过死人的嘴呢”
温昊臻冷笑道“你这是胡搅蛮缠。”
赵掌柜则是心里一突。
他确实没想到这一点。
类似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甚至前几年就曾在古都发生过一次。
当时好多顶级专家都打了眼,是一位帝都老藏主提出类似的思路,才最终解开了那件宝贝的谜底。
除了赵掌柜,这时候最激动的当属姜丽。
她对古玩了解不多,但她懂得察言观色。
从程越和赵掌柜还有温昊臻的对话里,她已经听出自己刚刚出手的那枚玉蝉不一般。
虽然东西已经交易了出去。
但是别忘了,她当时是请赵掌柜掌过眼的。
按照交流会的规矩,如果因为他们打眼导致自己的东西被贱卖,谁掌眼要谁负责赔偿。
于是姜丽也站了起来,对温昊臻冷言道“温总,程先生说的没错吧如果这枚玉蝉真的没有进过死人嘴,没有沁色也是正常的,现在玉是真的,做工也是汉代,线孔的事情也有了解释,你们仅凭没有沁色就断定这不是古玉。”
“这说不过去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