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是本宫从前家乡流传的一位上古的部落首领。
等到你有机会同本宫回去,到时候还会有更多与他相关的故事。”
黄彦钦点点头,默默将太宗这个名字记在了脑中。
上古部落的故事很多都是口口相传的,因此黄彦钦并没有怀疑。
那位太宗能够有这样敢于直谏的属下,相信他本人也是一位英明的首领。
“之前教你的横渠四句,背来听听。”
黄彦钦认认真真地背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嗯,自从上一次回去之后,有没有领悟什么新的想法”
黄彦钦斟酌了一番言语,然后才恭恭敬敬答道。
“人的心,也就是生而为人,要能够秉承博爱济重的仁者之心”
听完黄彦钦的想法之后,虞牧淮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便宜儿子比自己想象中还要聪慧有学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教他的东西不仅融会贯通,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果改掉优柔寡断的毛病,遇事再果断一些,肯定是个明君。
“母妃,儿子想知道,能够说出这段话的张载先生,是何许人也能够有如此高见,为何朝堂中却从未出现过此人身影”
虞牧淮的眼睛转了转,敷衍地说道,“哦,那是本宫家乡的一位教书先生。以后有机会,带你认识一下。”
黄彦钦母亲的家乡竟有如此多的能人看来那里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宝地啊
一个多月后,黄彦钦在万众瞩目之下登基为帝。
黄彦钦的生母琴妃荣升为太后。
两天后,他宣布处斩前朝妖妃,莫婵。
同时下达了对黄文钦的处罚。
降黄文钦为平民,降大皇子府为普通府邸。将黄文钦禁锢在府内,终生不得自由外出。
这就相当于一辈子软禁黄文钦,把他放在自己眼皮子低下,也就不怕他再掀起什么浪花了。
黄彦钦终究是狠不下心杀自己的兄长,虞牧淮也不逼迫他。
毕竟杀兄也算是恶名,就算是李世民这样的一代明君,后世人也永不会忘记他囚禁父皇、杀害兄长的玄武门之变。
毕竟虞牧淮不可能在这里一辈子陪着黄彦钦,剩下的路,还需要他自己去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天后,莫婵被押解到最热闹的菜市口处斩。
为了让原主魏琴能够满意,虞牧淮还是亲自去看了看。
她乔装打扮了一番,带着玮帽面纱,坐着马车来到了菜市口外围。
此时的莫婵早已经憔悴的不似人形。
在天牢里面被关押了两个月,偶尔还会遭到狱长的打骂,她现在哪里还是那个骄纵蛮狠的莫婕妤
她的衣服破破烂烂,最里面的还是一件制服的款式。
都已经相隔几个月了,那还是狩猎第三天莫婵穿在最里面,想要给皇上惊喜的衣服。
不对,黄庭和已经不是皇上了,是先皇。
虞牧淮远远看着里面那件有些看不清颜色的衣服,款式倒是有些像,空姐制服
不过距离太远,实在是不能确定。
这样的距离,她也看不清莫婵的眼睛。
可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的绝望。
莫婵就带着所有的绝望和悲戚,挨了人生中最后一刀。
看到那个咕噜噜掉落的脑袋,虞牧淮满意地点了点头,让车夫调转马头,打道回宫。
十年后,汶周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史称“太周盛世”。
黄彦钦登基之后,取消了对狐涟部落的逮捕令。
同时宣布,任何地方官府若是见到了狐涟部落的人,都要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黄彦钦在位期间,减少对外战争,鼓励农民生产,加大对内贸易,加强对外经济。
他大力推举能人贤臣,积极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教育。
人民修生养息,很快就将从前因为战争过多而导致的粮食财产的空缺补上。
人民富足,百姓安康,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黄彦钦穿着龙袍,站在祖庙里,祭拜母亲的灵位。
他每年都会过来几次,然后在这里背诵几篇母亲曾要求反复理解的文章。
背诵完成之后,黄彦钦目光深邃看着牌位。
这两年,他曾经亲自去过母亲的家乡,根本没有她曾说过的传说中的“太宗”,也没有那位“教书先生”张载。
更没有前前后后那么多诗文的作者。
他们就像是不存在的。
不对,他们就像是只存在于母亲的脑海中。
直到有一次,他亲自前去狐涟部落,见到了那位大祭司。
黄彦钦会去狐涟部落,一来是为了替父皇赎罪。
二来是为了弥补他们曾经遭遇的苦难,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