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明军凶猛(1 / 2)

“线膛枪,他们居然有这个本事”

王岳眼前一亮,别管他怎么吹嘘,其实当下的大明,在技术上还是很薄弱的。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伴随着南宋灭亡,很多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东西,骤然消失了。

明初的时候,虽然有所恢复,但还远没有达到巅峰,结果又因为理学的桎梏,影响了技术发展。

虽然王岳以西山学院为根基,极力推动技术发展。

但问题是他一个人,不足十年,就算疯狂开挂,又能怎么样

终究还是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啊

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关头,竟然有一群工匠从天而降,而且还是精通军械制造的工匠王岳简直要放声大笑了。

这场及时雨来得也太妙了,“把那个张文远请过来,我要亲自问话。”

王岳在住处接待了张文远,而在来的路上,张文远还忐忑不安,从严世蕃的嘴里,他得知这位首辅大人,不光是官做得大,而且学问极高,俨然半个圣贤一般的人物。

面见人家,压力还真大啊

“严严大人,你再说说,要有什么礼节,我怕弄错了,冒犯了首辅大人。”

“哈哈哈”

严世蕃扬天大笑,“行了,别怕,我师父比我还随和哩估计啊,他现在正忙着给你准备菜肴呢”

“啊”

张文远真的惊呆了,开什么玩笑,堂堂宰相啊还能亲自干这事

严世蕃笑而不语,他还真猜对了。

王岳定下了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吃喝上面,必须符合标准。

国人能吃 会吃,吃得花样翻新,那是古已有之。

一顿饭 几十两银子 也只是毛毛雨 几百两最多意思一下,花个几千两,上万两 或许才能见到点东西。

一个钦差 一个京官,下去走一趟,就能吃光地方衙门一年预算 还吃得不怎么满意。

从张璁开始 就严厉约束 到了王岳这里 干脆规定 官方用餐 人均上限是一个银元,包括酒菜在内,超过之后,一律严惩不贷。

“我让他们多加了四个菜,尤其是这道东坡肉 据说是传承了南宋的古法 你尝尝吧。”王岳笑呵呵道。

张文远激动的手腕颤抖 险些没夹住。

当酥烂的五花肉在舌尖儿绽放 浓郁的汤汁弥漫整个口腔,顺着食道,直通胃里 整个人都升华了,此刻耳边当有乐曲响起

真是太好吃了

虽说他并不知道宋代的菜肴是什么味道但是他却知道,老辈抱怨最多的就是食物他们常常以蔑视的口吻,说蛮夷懂什么美食啊哪怕是君主,吃得也跟猪食差不多,然后就说起大宋传说中的美食,然后就说得大家一起流口水。

今天张文远终于相信了,即便是最夸张的描述,最丰富的想象,也没法形容中原美食的万分之一

他又哭了。

貌似自从踏上大明的土地,他就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看到山河壮丽,会放声哭泣,听到国势昌隆,会喜极而泣,甚至是美食,都能让他稀里哗啦

“要是早点决定回来就好了元辅大人,求你了,一定要把他们都带回来啊我们已经死了好几百人了,元辅大人,救救我们吧”

张文远双膝重重砸在地上,磕头咚咚作响。

王岳伸手,搀扶起他。

“你放心吧,只要是汉家儿郎,大明就不会坐视不理,你放心吧,我会把他们所有人都接回来平平安安,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拜谢元辅大人”

张文远五体投地

一顿接风宴下来,王岳也弄清楚了这群工匠的情况,其实他们早就不全是工匠了,几代人传承下来,还拥有过硬手艺的,不过一百人,其他人只是家人,他们形成了一个聚居的村落。

这么多年下来,基本上靠着过硬的手艺生存。

而王岳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还会汉语,还坚持汉字这个道理就跟江湖人用黑话一样,他们使用汉语,书写汉字,就能避免技术外流,其他人听不懂,也看不明白,却又要仰赖他们的技术,这就是一种天然的保护。

三百年坚持,故事很动人。

但一切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流落在外面的汉家子弟不在少数,坚持下来的不知道有多少,反咬一口的白眼狼倒是不少见。

说这些不是贬低这一群人,相反,王岳很是钦佩,能够始终抱团,能够不断传承技术手艺,能够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这么多年,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

迎接这些游子归来,不但能提升工业水平,还能给大明注入一种宝贵的东西。

无论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你去,把这些东西封好了,送去俺答”

严世蕃从师父手里接过了一摞救急文书。他只扫了一眼,就辨认出来,这是青海的卜儿孩送到大明的告急文书。

这个卜儿孩当初和达延汗争斗失败,逃到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