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厚熜眨巴了一下眼睛,“王仁王守仁不会是心学门下吧”
这回轮到黄锦鄙视朱厚熜了,你的聪明劲儿哪去了
“皇爷,王仁,王仁,王家门人啊这肯定是殿下的化名”
朱厚熜眉头紧皱,许久,突然怒冲冲道“他怎么不写朱子啊朱家儿子多好啊”
“估计是怕被误会成朱熹吧”黄锦勉强解释可心里却想,你这个不争气的德行,估计殿下会觉得丢人吧
朱厚熜眼珠转了转,突然一跃而起。
“太子考了第一名第一名啊”
“走,跟我去书院瞧瞧”
黄锦连忙道“皇爷,还有交趾军务要处理呢,别着急啊”
“不着急干什么交趾那点虾兵蟹将怎么够打的哪有吾儿的成绩紧要”
黄锦无奈,只能随着,君臣再度来到了西山书院。
等进来之后,朱厚熜才忍不住感叹,经过改建之后,的确是太宽敞了。原来稀疏的殿宇,增加了许多教室。
这些房间普遍比较高大单调,里面只有一些座椅,并没有其他的东西。
“这就是日后吾儿上学的地方呗”
黄锦点头道“若是皇爷舍得殿下吃苦,多半就会在这里读书。”
“什么话”
朱厚熜冷哼道“朕怎么会舍不得呢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啊”
儿子这么厉害,每一次都考第一,当爹的脸上也有光彩啊这快乐哪是别人能体会到的
朱厚熜信步走进了王岳的办公之处,发现王岳正在伏案,眼前堆着许多试卷,他正在翻看。
“怎么样可选到了英才”
王岳急忙道“还真别说,有几个孩子,可堪造就,我很看好。”
“哦说来听听,都有哪些”
“比如这个”
王岳随手递给了朱厚熜一份试卷。
“这个孩子有关军略的部分,几乎满分,而且很有想象力,如果日后用心钻研,估计军事成就不会低于阳明公,咱们大明又多了一员大将啊”
朱厚熜皱着眉头,接了过来,一看姓名,原来是徽州人,叫胡宗宪,再看看他的答案,还真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只不过朱厚熜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哪里在乎什么胡宗宪不胡宗宪啊
他随手一扔卷子,问道“还有吗”
“有,这个人也不错”
朱厚熜又接过来,这人名叫高拱,是河南人。
“他有什么了不起的”
王岳笑道“陛下不知,我问过了,此人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前年参加县试,还考了案首,才情过人,尤其值得称道,他在农学方面,民生历史,都答得很好,是个人才他日有望成为朝廷宰相啊”
“还有,这个叫朱衡的,在水利上也有造诣,还有这个叫陈以勤的,文辞优美,精于律法,都很不错”
朱厚熜越听越不爱听。
“我说王岳,又是良将,又是宰相,你收了几个门人,就要把朕的朝廷填满是吧我不说别的,你瞧瞧这几个人,分数最高的高拱,也才五十三分那个陈以勤,才三十几分就这他们也算国之栋梁值得你大加赞许那别人呢考得更好的,那些该怎么办”
王岳见朱厚熜义正词严问罪,终于忍不住笑了,将一份署名王仁的卷子,递给了他。
朱厚熜接在手里,一看上面的字体,顿时浑身舒坦,毛孔都打开了。
“答对了这么多哪个方面的都对,没有什么明显欠缺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对吧”
“哈哈哈哈”
王岳笑出声了。
朱厚熜急了,“怎么朕说得不对吗快把这个叫王仁的找来,朕要破格提拔”
“陛下啊,你就别装了”王岳直接戳穿。
朱厚熜却依旧装糊涂,“怎么朕装什么了这么好的人才,朝廷不用,岂不是可惜你别拦着,朕一定要重要”
“行了”王岳笑道“陛下啊,你就没看出来,殿下的弱点吗”
话说到了这份上,朱厚熜总算是讪讪一笑,“敢情是皇儿啊我就说嘛,还真是,真是不错”
顿了顿,他又道“你说太子有弱点,弱点在哪里”
王岳笑道“陛下,都在这张卷子里面呢殿下读书相对多一些,也更全面。所有上面各种考题,他都能应付得来,所以分数最高。但是相应的,问到了精深之处,他就不行了。所以说,他这是占了先机当然了,我不是说殿下不行,而是说一旦拉平了,放在一起教学。这些人也像殿下一样,接受到相同的教育,到同样多的书籍,殿下的优势就不明显了,甚至会变成劣势,被其他人超过”
朱厚熜深深吸口气,终于认真起来。
王岳还真不是胡说八道。
“这是太子年纪小,你说的这几个,怕是都不是什么童子吧明明是神童试,弄了一堆大人来考试,这算什么事”
王岳不以为意,笑道“有教无类年轻的学子,固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