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了个开头,王岳就大吃一惊。
还真别说,这东西只能由王岳来评价
原来梁储根据修建外城的经验,总结了一套方法。
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一个政策的得失好坏,该怎么评价
比如拿王安石青苗法来说,支持的人说十分便利,反对的人说祸国殃民双方不停争吵,新法旧制,不停翻烧饼,直到大宋都灭亡了,也没有说清楚。
这点在大明同样存在。
比如修建外城之初,言官就利用不少人告状,说征地不公,向梁储发难。
结果被王岳的大面积普查给打破了。
这件事情对梁储的触动太大了。
他隐隐感觉到,凡事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要让大多数人满意,就可以执行,至于少数人的损失,可以合适的补偿,绝不能因为几只苍蝇叫唤,就耽搁了国家大事。
很显然,梁储已经摸到了执政的关键所在
这段时间,他不断总结经验,将王岳的设计,他的感悟,执行当中的问题,还有解决方案不断推敲,最终写出了这份文稿。
“王大人,实不相瞒,老夫把一腔心血都浇在了这个上面如果能够推广,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了依据,不必为了几个言官就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说起来,这还是你的功劳,老夫不过是窃据过来,还望王大人海涵”
王岳看着这份文稿,惊骇不已。
他真是没有料到,一位读四书五经出身的大学士,竟然有如此见识
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研究分析、拟定方案、选优决断、试点反馈这一套王岳用过的东西,已经接近科学决策的流程。
这一套东西,才是对付凭着感觉,风闻言事的最好武器
王岳还想着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哪知道梁储竟然提前窥见其中奥妙,并且总结出来,除了佩服,还能说什么
“阁老,您做此书,当真是功德无量”
梁储欣然站起,快慰道“什么功德无量,不过是赎罪罢了老夫还有”梁储没说完,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倒了下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