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们陆续进场,时延被分到的考场是多媒体教室,靠近走廊的位置。
同考场内的考生们都很面生,几乎没有曾经见过的熟面孔,育风高中的学生们被分散到各个学校,各自孤军奋战。
备战时身边有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同学一起,真正走上考场时,能依靠的却只有自己一个人。
考场分布都是打乱随机的,同考场并不是按成绩相近排序的,能看到有人极为紧张,递出准考证时手甚至都有些控制不住的细微抖动着,也有人一脸无所谓,一进教室就趴在桌子上睡觉。
不同学校教室内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有空调,有的则只有风扇。
时延不是容易出汗的类型,短袖干净清爽,平静从书包中拿出签字笔和涂卡笔,将准考证放到桌角的位置。
他在深北市很出名,七校联考全市的高中都在关注,尤其到了高三,时延稳稳坐在七校联考第一的位置上,雷打不动的霸榜了整整一年。
这在深北市的学生圈内都是传说,倒数第一也有可能一路向前直达顶峰,他完成了很多人都梦想过却无法真正完成的事,是所有默默努力的人许下心愿时的目光所及。
视线短暂停留了两秒钟就错开了,这场考试是属于每个人最重要的试炼,没有人会过多关注考场内的其他人。他们都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公。
漫长的备考,无数次的失败与跌倒,都只为了这一天。
挥洒过的汗水,咬牙坚持的狠劲,不断坚持熬过一场又一场考试,不论中途雨雪风霜,这场考试结束后,便都有了意义。
监考老师环顾着场内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考试时间。
墙上的钟表无声走过一圈又一圈,时延拿到卷子,在装订线内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听到有人长出一口气,翻开试卷沉静的从头到尾看过。
以前每场考试,都有江喻在他身后不远处,每一场考试的间隙,都会告诉他需要注意的地方,而现在他独自一人度过了高三,走到了这里。
他许下的承诺,就不会食言。
再次见面之前,他不会松懈一丝一毫。不止是为了答应下来的承诺,也是为了去到他想去的地方。
同一时间,深北市的各个考点中,有数不清的考生因全力以赴而闪闪发光。
许西安带着吴潇筱的祝福,在打开卷子前沉了沉心思,目光如炬的认真扫了一圈题型,算了算答题分配时间、计划完后,便抬起笔开始答题。
如同后羿手中射日的神箭,手中握着的笔就是许西安全部的底气,和一往无前破敌的所有倚仗。判官用笔断是非、记功过,考生用笔书写一道道题目,每一笔都刻画出通往远处的阶梯,一笔一划,落笔如刀。
她站在题海中,面对着的是数之不尽的考生,源源不断登上同一处阶梯,有人中途停歇走走停停,有人扶摇直上九万里。
许西安想走到那阶梯的尽头,推开那一扇闪着金光的门,从此天高海阔,没有她不可以到达的地方。
留在本校中考试的韩闫宇眉头紧锁,在高考之前一周,时延给他上了最后一节课。
他总觉得升上高三之后时延变了一些,又说不清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以前管家请的什么金牌家教老师总是喜欢朝韩闫宇灌输他自己的思想,常常一脸严肃的念叨着,人越读书,了解的越多,就越能看清自身的浅薄。
韩闫宇对此嗤之以鼻,每次都敷衍的哦一声就算拉倒。
时延上课的风格更简明扼要一点,韩闫宇看得很清楚,时延直言不讳的跟他说之所以同意给他上课,就是因为他爸给的太多了。
所以时延一句废话都不讲,每次上课只给韩闫宇布置题,讲思路,错的题型直到做对为止绝不翻篇。
唯一贯彻的宗旨,大概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面对高考,作为家教老师的时延给韩闫宇上的最后一节收尾课,不但没有给韩闫宇押题,反而给他出了最后一次作业
让韩闫宇对高考进行押题。
当时韩闫宇觉得时延是不是想偷工减料敷衍他,毕竟往往都是家教给学生临考押题,哪有让学生自己押题的道理。
尽管时延自己本身也是学生,往前几次考试给韩闫宇押题也每次都很精准。
时延不爱讲任何大道理,韩闫宇反而喜欢多琢磨一圈。
韩闫宇秉持着家教费都教了、势必不能白花钱的原则,真的开始推敲高考会怎么出题。
所有的研究结论,都要建立在无数文献资料辅助的证据上。以往期真题为基底,一点一点推敲。
韩闫宇本来认为这是无用功,从早闷到晚的研究了好几天,却逐渐能体会到时延的用意。
出题者往往都有重叠,研究透出题者的思考模式,再去专攻,比多做多少套题都管用。
时延说检验最后一次作业的完成度,就参考高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