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的。最少也要三鞠躬,感谢安呈对安荔浓的照顾和教育。
安呈,可惜了。李兵叹口气,可惜,没有等到今天。能建个博物馆也好,让后人记住安呈。
安国邦也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在知道安呈给安荔浓留了很多好东西后。那些东西藏着也是藏着,价值也是隐形的,还不如展览出来给人观赏。
几天后,安国邦送安荔浓和商周去京市上学,一起的还有同样考到京市的小伙伴和他们的家长。
还有陆明、陆月兄妹。
陆明、陆月兄妹本就是京市人,因为母亲去世被人欺负才卖了房子跟着安荔浓来到石河村落户,今年也考回了京市。
石河村的日子很好,只要勤勤恳恳认真干活就能养活自己。在石河村几年,一边上工一边上学,日子比他们在京市的时候要更好一些。
在京市的时候,虽然母亲有工作,但一份工作养活一家三口并不容易,而且因为母亲守寡他们兄弟还要常常遭受别人的恶意。
来石河村后,再也没有人问asquo你妈要改嫁了,你们怎么办是不是要喊别人爹arsquoasquo你们还记得你们爹的样子吗是不是忘记了arsquo
陆明很庆幸,当初他带着妹妹跟着安荔浓来了石河村。
现在,又要回京市了,但陆明和陆月都多了几分底气,因为他们是大学生了,也因为他们手里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有时候,陆明会想起被流言所逼所害的母亲,最后一声叹息。
有时候,陆明恨传流言八卦的人,一把一把刀往母亲的心口上戳,最后逼得母亲不得不以死证明清白。
但最后却是,跳落黄河也洗不清。
有时候,陆明也怨母亲为什么不更坚强一些为什么要被流言蜚语打到为什么不为了他们兄妹而坚持
他和妹妹都考上了大学,如果母亲还活着,应该会高兴的吧
别想太多,以后想回来就回来。安四叔拍拍陆明的肩膀,以后有机会,常回来看看。石河村欢迎你们。
知道陆明、陆月兄妹没有了家长没有了家,安四叔平时没少照顾他们。否则,陆明、陆月兄妹也不可能过得比他们母亲在的时候更好。
陆明、陆月两人也感激安四叔的照顾,但现在他们兄妹身无长物,感激的话只能藏在心里,报答也只能等以后有了能力再说。
到了京市,好好读书。不管什么时候,读书,都是我们穷人家最好的出路。安四叔给陆明陆月兄妹准备了一袋柴米饼,好好生活,好好长大。
看着热情的石河村人,陆明直接红了眼眶。
安荔浓给傻蛋使个眼色。
傻蛋立刻一手搂住陆明的脖子,乐呵呵的说笑道,放心。以后有报答的机会。
一行人说说笑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往京市去。
越往北越冷。
雪。小荔枝,那是雪。
哇哇。京市下雪啊。
好白啊。
雪白雪白的。小荔枝,雪花是不是六瓣的真的没有棱角吗
我第一次看雪呢。真好看。嘻嘻。要是能打雪仗就好了。
小荔枝,这雪能不能做冰棍
和第一次看海的北方人一样,南方人第一次看到雪也是激动的嗷嗷叫。
小伙伴们在叽叽喳喳的感慨,雪真白,雪真美,想要唱一首asquo雪花飘飘arsquo可惜没有相机,可惜不会画画,可惜不能收藏
看着小伙伴们一张张惋惜的脸,安荔浓嘴角抽抽,等以后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
相对于孩子们,家长们则要内敛很多。
家长们也是第一次看雪,脸颊通红,也不知道是太冷还是太激动太高兴,搓着手看着车窗外的雪花飘飞。
幸好,我打了一张八斤重的棉被。
真冷啊。
习惯了南方天气的人初遇北方的大冷天,就好像被扔进了冰窖里,冷嗖嗖的。
在石河村,即使冬天也不会太冷,更不会有雪。但北方不一样,北方是寒风萧萧,冷得让人直不起腰,抬不起脖子。
这冷,很干燥。
的确。
北方的冷是干燥的,在表面,不像南方湿冷湿冷的。
脸紧绷紧绷的。
要涂抹蛤蜊油。
大家立刻打开包裹,想要把蛤蜊油找出来。
在来京市之前,大家就问过安荔浓,准备什么合适
安荔浓建议大家人手一瓶蛤蜊油,好用,不贵。大家原本还很奇怪,安荔浓是姑娘用蛤蜊油是当然的,但男孩子
是不是有些油腻
虽然奇怪,但家长也愿意相信安荔浓,愿意听她的。毕竟,安荔浓在京市长大,对京市肯定比他们更熟悉。
现在再看这天气,都觉得蛤蜊油准备得好,否则几个孩子的脸就要被冻得皲裂了。
看着小伙伴们被逼涂抹蛤蜊油,安荔浓笑得灿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