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学考试【二更】(3 / 5)

“要。”

“你裹着被子还要吹风扇”

宋皎理直气壮,咂了咂嘴“因为这样舒服。”

于是系统开始原地转圈,带起一阵阵风。

第二天一早,宋皎险些起迟了。

他换上只穿过一次的太学青衣,束上发带,抓着书包,冲上马车。

马车车夫把鞭子挥得飞快,宋皎在马车上才吃完早饭,正好就到了。

于是他又抓着书包,冲下马车。

没等他冲进太学,他就看见太学门前站着两个人。

楚珩提醒了一句“来了来了。”

原本正低头看书的温知合上书册,抬起头看了一眼。

几个月没见,两个朋友好像都长高了,还成熟不少,不再是从前那样稚气未脱的模样。

楚珩上前,手搭在宋皎的肩膀上“你可算来了,我们还以为你不想上学了。”

“怎么会”宋皎道,“我很有分寸的。”

温知把书收起来,幽幽地把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很有分寸”

“本来就有。”

温知无奈“你怎么敢踩着点回来寄给你的笔记你温习了吗考试准备得怎么样能稳住吗”

宋皎自信“能稳住。”

“我是问你,能稳住第一吗”

宋皎呆滞“啊”

楚珩抢话道“你不知道,你不在太学镇住温知,温知简直是杀疯了。”他摇摇头“太凶残了。”

宋皎好奇“怎么了”

楚珩掰着指头跟他算“我们上半年有两次大考,五次小考。”

宋皎点点头“嗯嗯。”

楚珩保持微笑“温知全是榜首。”

宋皎使劲鼓掌“喔”他挥舞着手里并不存在的荧光棒,为温知“尖叫”“哇智多星太强了文人楷模”

温知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先管好你自己,可以吗”

宋皎道“我不在,你不应该更高兴吗”

“我不高兴。”温知正色道,“你不在,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浊气逼人,赢过他们,没有什么可高兴的。”

“哈”宋皎和楚珩同时发出这样一声。

楚珩不太服气了“诶,你这有点过分吧难不成我也是凡夫俗子”

温知认真地想了想,楚珩惊道“不是吧你还要想一下你什么意思”

温知考虑了一下“你勉强不算。”

三个人说笑着往里走,宋皎和楚珩抱着温知的手臂,就差蹲下来抱住他的大腿了。

“大佬,求带。”

温知拖着他们两个往前走,无奈回头“松手。”他转头看了看四周,附近都是着青衣的太学学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压低声音“你们两个快松手,很难看。”

宋皎笑着道“不,马上就考试了,沾沾考运。”

温知无奈至极,抬头看天。

第一年入学,太学考试的流程还和院试相似。

上午是墨义和贴经,下午是策论。

今年的墨义变口义,和贴经一样,都是和考官面对面的口答题目。

学子们都候在门外,书童喊到谁的名字,谁便进去应试,答完就从另一个门离开,在课室里等候,防止透题。

宋皎拿着书,本来是准备临时抱佛脚的,可是他和朋友们太久没见。

所以他一边拿着书,一边和朋友们讲话。

说了一大堆,连书都还没翻开,才翻开一页,书童就喊到了他的名字。

他是院试第一进来的,他当然在前面。

“宋皎宋公子。”

书童话音刚落,原本等在门前的学子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转头看去。

他们窃窃私语。

“就是那个,宋丞相的孙子半年没来上课,去西北历练了”

“就是他,也不知道他该怎么考试。”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口义和贴经背一背就有了,人家肯花心思去背,怕什么再说了,人家平定西北,可比我们这些死读书的厉害。”

那头儿,宋皎已经把书收起来,跟着书童进了房间。

他进去了,极个别人说话也越来越没分寸。

“西北那些事情,有宋丞相在背后指点,换了在座任何一个人,便是一只兔子去西北,怎么会办不好事情”

“不过因为他是宋丞相的孙子,才捡了这个便宜,寻常人连去都去不了,不就把他衬出来了吗”

楚珩和温知才回过头,说话的声音却瞬间消失了,人群里,辨认不出来方才说话的究竟是谁。

楚珩站起来,撇了撇嘴,回了一句“人家的救灾疏可是三个人花了三天三夜、整理了三千多份卷宗写出来的,某些人前半辈子看的文章过三千篇了吗”

他朗声喊道“书童,书童,今早焚香了吗什么东西馊了一股酸劲。”

温知拉住他“罢了,他们又不敢当面说,卯卯在里边考试呢,你别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