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破题思路后,后续的研究由咕噜噜跟进,跟陆宜修无关。
事实上,陆宜修的注意力被另一件事吸引了。
大凤王朝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修仙者产生了联系,并达成了一致。
这就有点离谱了。
根据陆宜修的了解,不管是大凤王朝僵化的官僚制度,还是修仙者不理俗世的求道之心,怎么都不像是能尿到一壶的样子。
等他去了解情况,才发现,他对这两者的认知赶不上他们的变化快。
大凤王朝的改革持续了相当久的时间,横跨陆宜修漫长的通关之旅。
只是前期因为士族、大商人以及凤晓三方势力的扯皮,几乎可以说是凤晓一人在反复横跳,改革效率不能说高,只能说完全没有。
改革的转折节点是陆向文的一退到底。
在陆向文自断一臂,将一小批顽固不化的死硬派清除队伍后,大凤王朝的三方势力终于达成一致,进行了深入合作。
这也意味着大凤王朝的上层统治阶级终于再度统一了意志,原本扯皮僵化的官僚制度在一部分人被清除出队伍后,重新流畅运转。
与此同时,改革开始深入基层,从府洲到村落,席卷整个大凤王朝。
庞大的国家体系一旦运转起来,所迸发出的潜力极为惊人更何况,这是一个和平了三千年的庞大帝国,它积蓄了太多能量,一朝释放,整个帝国都被滚滚潮流所席卷。
改革本该是小心翼翼的推行,以免对庞大的国家造成伤筋动骨的后果,但大家都知道,眼下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凤晓
所以改革一开始就大刀阔斧,恨不得把“谁拖后腿我就干死谁”的横幅贴在这架横冲直撞的“马车”身上。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无力的恫吓,因为凤晓就是这么干的。
任何人,只要试图阻拦“国家意志”,只要试图做小动作包括贪污、串联、没有作为等政治污点轻则掉了官帽,重则掉了脑袋,这一连串动作下来,改革雷厉风行的推行了下去。
改革意味着部分既得利益者受损,但同时,也意味着会出现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
毕竟旧人下马,就得有新人上位。
在上层阶级有意对整个官僚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更的情况下,原本抵触改革的部分人迅速变更站队,开始积极展望改革带来的诸多美好前景。
在社会风潮逐步转向支持的情况下,改革浪潮彻底脱离了掌控。
原本设想的改革蓝图在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不得不有所变更,这些小小变更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改革脱离最初的设想。
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恰恰相反,这说明人们对于社会变化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他们希望更多的权利、更清明的政府、更好的生活、更全面的社会保障等
这些需求有的在原本设想的蓝图中,而有的则被忽略了,但眼下它们一股脑出现在了亲手开启这场浪潮的众人面前。
社会浪潮之所以会变得强烈,一部分是人们意识到这些变化确实是为了他们好,而另一部分则是,惠民政策实施了。
惠民政策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大力推广甲三的新发明,在全国范围内大建工厂,低价甚至是倒贴钱向百姓出售这些改进的农具、简易工具以及以工代赈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大凤王朝的百姓被悄无声息的忽略了漫长时光,在上层阶级尝试将目光投注在他们身上后,迸发出了惊人的社会浪潮,从而证明了一点国家最强大的有生力量,不是高高在上、管理人民和国家的士族,也不是忙着赚钱、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商人,而是这些从未发出声音却沉默支撑起国家脊梁的百姓。
他们能在惠民政策的推广中迸发出惊人的热情,也能在改革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改革以不可控的趋势席卷大凤王朝。
士族官员们或许按下了改革最初的开关,但最终将改革蔓延到整个帝国的,是无数百姓。
他们托付信任,然后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国家建设中,以至于时隔数月,陆宜修回过头重新注视那个熟悉的国度时,发现它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一个熟悉且陌生的模样。
那是陆宜修从最初就想见到的模样,也是陆宜修没想过真能见到的模样。
虽然一直说要改变大凤王朝,但在面对顽固不化的士族、汲汲经营的大商人以及脑子一热就开大招的凤晓这么难搞且错综复杂的上层关系时,陆宜修很难对此报以乐观的看法。
但事实证明,这一切的关键不在于上层关系有多错综复杂,而在于是否能发动人民群众。
对于这些等待已久的人民群众而言,只需要上层稍微做出一些努力、一些尝试,就能得到整个帝国的回应。
浩浩荡荡的人民浪潮来势汹汹,所幸上层已经达成一致,从而裹挟着彼此汇入改革的大浪潮中。
而跟修仙者达成一致的事件,只是这场浪潮中不值一提的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