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老巷子里是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呢,没想到这是一个小园子。
游廊花圃,满池的荷花,池边的假山怪石很精致很典型的安南园林。
只是面积没有开放的园林景观大,但细节却造得非常精致,两人敲开的是十二号的大门,绕过水池又走了一段路到达小洋楼,就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在院子里作画。
“淼淼,这是省报的记者,要来采访咱家小乖呢。”
杜金生说。
宿淼抬头,笑道“好,两位稍等一下。”
她将手里毛笔放下,到旁边洗了下手,才带着两人进门。
“两位先坐吧。”她引着两人到客厅坐下,给他们倒上茶“先喝茶,小孩儿贪睡,我到楼上叫她去。”
等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
二人组这才有心思打量屋里的摆设,扫视一圈后其中一人感叹道“这些都是真古董吗东西好多啊。”
墙上摆了满满两个博古架,那瓶子,那玉雕都跟真古董似的。
另一人也看得咋舌“有可能,你瞅瞅这院子,放在啥时候都不便宜啊,我刚才还看见了好几盆品相好的兰花,不必兰草品鉴会上的差,就那么随便摆在院子前,我还以为主人家不识货呢。”
现在看,这哪是不识货,这是因为比那几盆花贵的东西多着呢。
两人是省报的,这些年也跑过不少地方采访过很多人,各个领域都稍有涉猎。
看东西的眼光多多少少有几分,等瞅到墙上那副绣品时,其中一人惊叹地站起身。
忍不住凑近了瞧。
这绣法独特啊,就像照片一样,偏偏不显得死板,又多了几分写意在里头,绣它之人肯定是大师。
只是,这像谁的绣法呢
宿淼跟韩靖钰下楼时,其中那名女记者正站在绣品前一脸纠结,一会儿举起相机,一会儿又放下,好似在做一个特别艰难的决定。
宿淼眸光闪了闪,柔声说道“记者同志感兴趣的话,可以拍,没关系的。”
她一出声,那名记者立刻激动地举起相机咔嚓了好几下,等拍得差不多了才扭头跟她道谢。
“谢谢,我能冒昧地问问,这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吗”
宿淼微笑“拙作而已,不值一提。”
“怎么不值一提呢,这水平可以参展了”
她抓着绣品就要大谈特谈,还好同事把话题拽了回来“是韩靖钰同学吧,你方便接受咱们的采访吗”
记者看着眼前高挑的女孩,稍微走了下神。
看个头感觉跟一般高中生差不多,但目光挪到脸上,就觉得不太对,那张脸还有婴儿肥,看着就挺幼态。
如果不是韩靖钰点头了,他都要以为采访错人了。
“韩靖钰同学,你今年几岁了,平时除了学习以外还有什么爱好呢”
妈妈就在旁边看着,韩靖钰无比乖巧,两人一问一答,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
最后就是给状元拍照。
韩靖钰却不乐意了“我可以不拍吗”
记者不解“为什么不愿意拍呢”
韩靖钰摇头“就是不想。”
记者没办法,只能眼神求助宿淼,希望她劝一劝,宿淼却道“我女儿不想拍,那就不拍吧。”
女儿
不是妹妹
两个记者再次傻眼,他们真的没想过眼前这两人是母女,难不成是后妈可除了眉眼不像,下半张脸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见多识广的记者们立刻想到另一个可能,不会是亲小姨子嫁给了姐夫照顾外甥女吧
这事他们也见过几例。
索性他们也就是心里嘀咕一下,没说出口,否则真要闹笑话了。
因为记者一上门,宿淼上楼时还给韩勒打了电话。
想着记者如果要拍状元的一家,总不能只有她在,孩子爸爸不在。
韩勒到家时,就见两名记者跟傻了一样站着,而他媳妇略微蹙着眉,女儿也有些不情愿,韩勒以为两人被欺负了,沉着脸走进来,问道“这是怎么了”
这话把几个人都惊醒了。
男记者瞅瞅韩勒,又看看宿淼,再看看个头儿尤为突出的韩靖钰,故作淡定问道“这位是韩靖钰同学的父亲吗”
韩勒“嗯。”
言语冷淡。
记者闻言,忽然想到什么,眼睛一亮“韩爸爸,能谈谈你平时怎么管孩子的吗有没有给孩子上辅导班,有没有亲自辅导孩子复习呢”
韩勒依然淡淡地“我家孩子很聪明,也很自律,她的学习不需要我和她妈操心,不过她的作业和试卷我们平时也会看,她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我们也会开导她,毕竟我女儿比班上的同学年龄小,她遇到的问题很难找班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