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 79 章(6 / 7)

上班,上学的上学,至于吴红玉呢,她跟厂里请了假。

请假的原因也很简单,工作开展不顺利,她干得不太顺心。

如今下海潮兴起,厂里员工都在观望,既羡慕做生意赚钱快,又觉得小摊贩不如铁饭碗体面,这种情况下,领导还墨守成规,一点不讲变通,基层工人也是得过且过,浑水摸鱼,整个厂子的状况都不大好。

吴红玉觉得再这样下去,厂子不能提升竞争力的话,迟早被淘汰,而她这个小主任也得跟着完蛋。

索性请了假,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宿淼不明白什么国企不国企,但工人这种磨洋工的心态她最懂了。就跟大宅院里的丫鬟奴才差不多,觉得做错事还不如不做呗。

反正没有违法犯罪,不牵涉政治方面,工厂都不会随意辞人。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得好还是不好每个月都能拿工资条,何必努力

这种情况不改善,这船迟早得翻。

宿淼眼珠儿转了转,抱着吴红玉的手臂,撒娇卖乖道“大嫂,你有没有想过停薪留职,下海做生意啊”

吴红玉摇头“那哪行我在厂里干得好好的,下什么海谁知道会不会被那惊涛骇浪给溺死啊,不去。”

宿池在政府机关干得好好的,她们两口子的工资养闺女绰绰有余,实在不需要像别人那样冒险。

吴红玉有能力,但她骨子里就喜欢安稳。

宿淼身体晃了晃,软声劝道“大哥那工作,除了死工资还有啥谁还嫌日子更好啊,你就不想多给萍萍乐乐攒点嫁妆就不想把萍萍乐乐送到更好的学校念书你瞧,萍萍每周末去学钢琴是一笔钱吧,乐乐呢她现在才幼儿园,上了小学也要开始上兴趣班,这些都得花钱,等小姐俩上大学了,到时候花得更多,你和大哥的工资哪够啊”

吴红玉还是有些迟疑“不至于吧我和你哥的工作已经比很多人好了。”

“国营厂子的工人身份多体面,你大哥在市政府上班,谁不夸他做生意旱涝不保的,我觉得不合适啊”

宿淼不跟她掰扯这个,直接拿文化巷巷子口的面馆举例。

吴红玉听完咂舌不已。

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怀疑地看着宿淼“你糊弄我吧开个面馆一个月就能赚一两千”

宿家日子过得不差,除了一家人都是铁饭碗,便是因为婆婆手里捏着不少嫁妆,但这个不差也就是比普通人强上一点,跟宿淼和韩勒是不能比的。

听到小面馆能赚这么多,吴红叶都顾不得分寸,直接问道“那韩勒做的那生意,一个月能赚多少”

宿淼也不太清楚具体数额,但大概是什么情况她是知道的。

就像韩勒不懂刺绣和国画,却会耐心听她说,他也会把工作上的事告诉自己,尽量用最粗浅好懂的词语说给她听,免得她对他在外面做什么一无所知。

这是他的体贴。

宿淼“不好说,但去年小半年赚了这个数。”她双手比划了一个“十”。

吴红玉喉咙仿佛被堵住了,过了会儿,才艰难地吐出一句“十万”

宿淼见她快要承受不住的样子,没纠正不是十万,而是几十万的事,转而说道“嗯,不过目前再搞自主研发革新技术,所以这十万又被他投到项目开发里了,不过嫂子,宿安有句话说得没错,现在政策之门大开,干什么都能赚钱,你得抓住机遇啊。”

吴红玉“”

吓到她了。

十万块啊她想象不出十万块摆在面前,能堆成多高的小山。

宿淼见她意动,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打住话题,轻描淡写说“大哥在市政府上班,对政策最了解了,你晚上可以问问他。”

“哦。”

接下来,吴红玉开始频频走神。

宿淼有一搭没一搭地陪着她说话,到了五点多,门外传来嘀嘀的喇叭声。

宿淼半抱着肚子走出去,韩勒已经下车来迎她了。

吴红玉让他们留下来吃完晚饭再回去,韩勒道谢后推拒了。

吴红玉心里存着事,也没多劝。

十万块给她造成的心理震撼太大了,她知道韩勒有钱,但几个月就能赚到六位数,她当真不敢想。

难怪大院里好几个都下海经商了。

合着都闷声发大财呢。

上车后,韩勒问起宿淼今天都干了什么,宿淼没想瞒他,掐头去尾的把宿安提的意见说了一遍,言语间不乏对宿安的赞叹,听得韩勒连连皱眉。

比起宿安的设想带来的利润,他更看到了宿安身上的违和感和危害性。

“她从小在安南长大,以前还被车家那样对待,突然知道那么多东西,你不觉得奇怪”

因为宿淼的存在,韩勒很容易联想到宿安身份有问题,但他能接受妻子“特殊”,却绝对不能接受另一个“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