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御妹是什么鬼(6 / 7)

以仁宗的天子圣心,一时之间竟也看不出来叶燃她的用意何在。

沉吟再三,见她意甚坚决,到底是无奈应了,却又有些头疼要如何同阁老相公们解释了。

要说在这京城之中什么传得最快,那无疑就是消息了。

仁宗御口亲封了一位民间女子为“御妹”,并且上来就赐了长公主待遇,食邑千户,与亲王同级,甚至还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中御赐了一座占地甚广的公主府。

这是自开国以来不曾有的奇事,自然成了近日来京中最为热门的话题。

若单单只是如此,大伙儿早就上赶着去烧这热灶了。

纵然她并非皇室血脉,但有这救驾之功保底,只要这位长公主不杀王造反,享这一世的荣华富贵总是没问题的。

然而御赐的这座公主府却偏偏是由刚被捉拿下狱的庞太师的太师府改建而成的。

之前不曾领旨便敢擅自出手捉拿这位权倾一时的庞太师的人,正是这位前御前三品带刀护卫,兼现惠国长公主大人。

于是官家此举到底有何深意,便颇令人费解了。

此刻惠国长公主的公主府前冷冷清清,倒是因为满朝文武都还在揣测圣意到底为何,是恩宠还是敲打,是用过就扔还是器重有加

唯有开封府众人无惧外界猜测,除了少尹包大人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之外,上上下下一干人等,捡了个大伙儿都有空的休沐日,由公孙策和展昭领头,一并登门前来替叶燃暖房了。

公孙策站在公主府的大门前,看着此刻已经被摘了匾额,尚且空荡荡的门楣,想到不过月前,此处仍是金碧辉煌,人潮如涌的情景,不由得点了点头,感慨了一声“物是人非”。

眼见得他抬手捻着自己颌下的三柳长须,便是个要开口吟诗作对的模样了。

然而跟他前来公主府的一干人等却都是没有一个爱听酸诗的,却又的确敬重公孙先生,不便拂他的意思,遂一个个努嘴挤眼的,朝展护卫直看,意图拱他上去灭火。

换了白玉堂必定就是在一旁抱臂冷笑了,也幸而他不肯同众人同来,偏要独自做一路,这会儿才没人出言讽刺展爷,展爷也才得以上前随手指了个别的事,打消了公孙先生的兴头。

一旁的赵虎却没有公孙先生这样的文人情怀,他愁的是另一回事,小心拉了拉身边马汉的袖子,小声道“待会儿咱们见了叶护卫要怎么称呼要磕头么要行礼么”

无奈他是个天生大嗓门,一开口便声如洪钟,至少前前后后的人是都听得清清楚楚,一旁王朝简直恨不得拿脚去踹这个夯货。

此时庞太师“里通外国”之案已审定结束,开封府上上下下俱有封赏,一时间风头无两,竟是连皇城司都被比下去了。

包拯原本就是入阁拜相的种子,那就不必说了。

单就开封府内而言,公孙策自主事升成了主簿,展昭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升成了三品,与叶燃之前的品级持平。

白玉堂洗清了其兄白锦堂的嫌疑,又在庞太师一案中立下功劳,经仁宗御前考较之后,对其品相性貌极为满意,补了展昭原本的四品护卫的缺。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原是六品校尉,此时也都升做了五品。2

至于丁氏双侠,他们此来开封府原是为送小妹来同展昭解除婚约的。

然而这两人到底是将门子弟出身,眼界与寻常江湖人不同,在开封府中盘桓了这些日子之后,也不知他们同家中尊长是如何商量的。

末了,仍在镇守雄关的丁总兵丁家老爷竟是亲笔写了封信给包大人,道家中三子顽劣不堪,还望包少尹多加管教,任从驱使,任打任骂绝无怨言云云。

包大人哭笑不得,索性将此事交予官家定夺。

他却不知仁宗心里那点替妹子择夫婿的心思还正在兴头上,考较丁氏双侠之时见他们两人生得亦是颇为俊美,一人稳重一人机敏,更难得是面容一般无二,立在一处交相辉映,更添了几分趣味,便暗暗动了个拿他们备选的念头。

遂御笔一挥,赐了从四品的御前护卫出身,与展昭白玉堂一道在开封府中供职,听从包拯调遣。

因此这时他们两人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开封府中人了,此刻并不走别的路子,便跟着大伙儿一道前来了。

却说公孙先生被展昭岔开了话头,待将公事谈完,也没了念诗的兴头,遂看了同来的四大校尉一眼。

马汉知机,便上前欲寻门房通传,却不由得怔了一怔。

盖因这敕建公主府的大门着实古怪,不但门楣上未挂匾额,门上不设门环,连太师府中原有的门房都被拆了,以青石封得严严实实。

摆明就是个索性不迎客的架势。

竟是比八王府还要光棍八王府好歹也有个门房收拜帖呢。

开封府众人加起来也算是见多识广,却也没人见过这样的府邸形制,一时之间竟是茫然对视,不知如何是好。

展昭同丁氏双侠倒是能施展轻身功夫飞檐走壁进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