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2 / 3)

米粉的框子里抓了一大把走回来。

路过时,足足比秦溪高了一个头。

把米粉放到桌上,想想又折回去抓了一把加上,随后就搂着秦溪胳膊开始撒娇“三姐,我想吃炒肉帽的米粉。”

高个子弯得跟只煮熟的虾米,在秦溪肩膀蹭来蹭去。

“先去刷牙洗脸,洗好再下来吃。”秦溪无奈笑道。

“我这就去。”

拖鞋声啪嗒啪嗒很快消失在楼梯上。

“秦溪姐,你对望家哥可真好。”刘代周羡慕地说道。

“秦老板对你不好吗”苏月领着两个孩子走到门口,笑盈盈地打趣起刘代周“你穿的这件衣服一看就是新的,秦老板买的吧。”

“嘿嘿,是秦溪姐买给我的。”刘代周笑。

“对你都这么好,对自己表弟那还能差”

秦溪好似天生就有孩子缘,别说是秦家的几个孩子,就是苏月的一双儿

女也很喜欢这个大姐姐。

哪次见着不是亲密的秦溪阿姨长秦溪阿姨短。

“早点想吃什么今天我蒸了蟹黄包子,要不要尝尝秦溪笑着问。

要尝,要尝。”

孩子先替苏月抢先答了,回答完季楚的大儿子就立刻东张西望地找秦望家。

两人年纪差不多,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孩子都各自去找玩伴,就苏月留下来看着秦溪现切鲜牛肉。

“昨天你给囡囡煮的药膳汤是啥”

昨天晚饭,秦溪端上来一小锅炖得有些黑的鸡汤,味道鲜美而且有丝丝的甜。

小女儿很喜欢喝,剩下些她觉着浪费,所以全给喝了。

没想到昨晚睡得特别香,来到寿北半夜一直干咳的毛病也一次没犯过。

一觉到天亮,早起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抖擞。

“去心火的鸡汤,我仓库里还有材料,晚上再给你炖一锅。”

厨艺中药膳是专门分出来的一门,为了对症熬汤,秦溪还苦学了点中医皮毛运用到药膳中。

当然想要好喝,其中还需要添加些更改口味的食材。

比如昨晚那锅去心火的鸡汤,其中除药材外还加了百合和蜜枣,所以熬出的汤才会有些微甜。

苏月连声说好,然后硬是塞了十块钱给秦溪。

“这锅汤是我送人的,钱你务必得收。”

送人情的东西,让秦溪再出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秦溪收下钱,问了问那位阿姨的一些症状,稍微给她调整了点药材。

下午,苏月专门提着新买的瓦罐来了店里,还是由季楚陪同着。

寿北市杨林区。

一路公共汽车加三轮车颠簸,怀里的汤已经凉透了。

苏月和季楚一路问着,终于找到了信里所说的地址。

季楚清了清喉咙,才敲响有些沉重的木门。

屋里立刻走出来个中年妇人,一看到是两人,忙笑着让两人进去。

“你们可算来了。”

“路上耽搁了点时间。苏月笑着,把锅递给妇人“王姐你问问这味儿,王奶奶能不能喝。”

“我瞧瞧。”

王姐打开盖子,凑近闻了闻,确实是淡淡的一股子药材味,不苦甚至还被鸡汤香压了过去。

“挺香,就是不知道我妈能不能喝得进去。”

老太太上了年纪跟小孩儿一样,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喜好非常分明。

前些天因为睡不好去医院开了些药,转身就被老太太偷偷丢到了臭水沟里。

说是只有要死的人才吃药,宁愿不睡熬着都不吃。

“那你热热给王奶奶送去,我们这就走了。”

“吃了晚饭再走,跑那么远怎么能就这么走了。”王姐不好意思地赶忙留下两人。

她其实是季楚夫妻居住招待所那栋楼的房东。

昨天去楼里

打扫房顶正好听到苏月正和别人说起睡觉不好,好奇之下就多嘴问了两句。

而后聊起药膳的神奇之处,王姐自然就提起了自己婆婆。

刘老太天年轻时在战场脑袋受了伤,是位受到过国家颁发勋章的功勋护士。

苏月一听,非常热情地表示要送一锅药膳来给老太太喝。

推辞不下,才有了今天两人奔波一路抱着个瓦罐来送汤的事。

“孩子还等我们回家吃饭呢”

苏月连连推辞,说什么都不肯留下来吃饭。

王大姐只能将两人送出门,目送两人走远之后才把汤端进厨房热了热。

热好的鸡汤香味完全盖过了药材味。

一锅子汤色金黄的鸡汤被送到了饭桌上。

未免被老太太看出有异,王姐还很细心地把药材都挑了出去。

鸡汤一上桌,老太太鼻尖微动,立刻从收音机里的抗战故事转移到碗里。

“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