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心动了。
这么打的话,一连此行至少能干掉三百鬼子,三百伪军。
超过六百日伪军,好多时候营主力打一场大仗都不能干掉这么多。
刚准备点头同意,临行前团长的再三交待就浮现到他的脑子里,然后就把说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给咽了回去。
摇摇头,一脸不甘回答“不行。”
“出发前团长有命令出击部队在敌占区不能打大仗,也不能打歼灭战,只能和日伪军打游击,打运动战,一点一点消耗鬼子,积少成多。”
“指导员你刚才的提议中,歼灭战和大仗都占到了,所以我们不能打。”
这道命令指导员也收到了,而且想了一路他都没有想明白。
在他看来,这道命令就好像一道紧箍咒套在出击部队身上,让大家作战的时候束手束脚,施展不开。
拧着眉头,一脸不甘问道“连长,这可是送到嘴边的肥肉,难道就不能破一次例。”
“不可以。”李志勇很坚决回答。
“就算小鬼子把这块肥肉送到我们嘴边也不能吃,小不忍则乱大谋。””
指导员愈发不理解了,直接把自己想了一路的疑问说出来。
“为什么”
李志勇决定把出发前团长的再三交待托盘而出,全部说出来。
指导员是连里的政治主官,如果连他都不理解,部队在执行命令时肯定会大打折扣,搞不好谁一冲动就闹出一个意外,违抗军令。
“刚开始接到命令时,我也不理解。”
“一起出击的几个连长全都很不理解。”
“团长为了防止我们战场上冲动,部队出发前专门给我们几个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然后我就明白了,也理解了什么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
“根据情报,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已经到位至少四千人。”
“这四千小鬼子都是日军手里的机动部队,随时可以参加战斗”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动静闹大了,激怒他们,让他们产生警觉,鬼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团长当时给我们分析了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鬼子不动,还是用老办法继续围剿我们。”
“这个办法一出口就被我们否决了,日军指挥官不是傻子,不会在同一件事上两次犯错,白白浪费部队。”
“第二种是鬼子收缩防御,命令独立混成旅团加入战斗,集结重兵围剿我们。”
“这个办法的可能性最大,一旦鬼子这么做了,游击队和出击部队将要承受的压力肯定非常巨大。”
“搞不好被鬼子干掉都有可能。”
“要知道,为了防备根据地内内三个日伪军据点和封锁线上的五个据点,主力部队都被拖在那里,每次出击我们最多出动三个加强连和一定数量的地方部队。”
“面对一两倍数量的日伪军,我们还有对抗可能。”
“如果日伪军出动的兵力是我们好几倍,而部队可以用来作战的区域又非常狭小,那我们必败无疑。”
“第三种可能是鬼子直接向我们根据地发动攻击。”
“一旦日军这么做了,集结重兵现在就发动进攻,那对我们根据地而言肯定是一场浩杰。”
“根据地军民不仅会遭到日伪军惨烈报复,整个根据地也会遭到毁灭性破坏。”
“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一个局面。”
“打仗就打仗,绝不能牵扯到老百姓身上,让老百姓受损失。”
“第一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后两种情况又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而想要避免这两种情况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日军改变正在对付我们的战术战法,时间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指导员终于明白了,一脸恍然大悟回答“所以我们在敌占区只能小打,不能大打,特别是不能打歼灭战,以免引起日军注意,让他们产生警觉,然后改变对付我们的招数。”
“就是这个意思。”李志勇肯定道。
“团长给我们算过一笔账,一支出击部队一次干掉几十个鬼子,分到附近日伪军各个据点也就几个十几个人。小鬼子指挥官是出了名的好面子,如果我是他们,在没有取得可以拿出手的战果之前,这点伤亡肯定不会报上去挨骂。”
“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一次伤亡几十个人,鬼子一线指挥官不在乎,不放在心上,也不上报。”
“十次出击加起来就是几百个小鬼子没了。”
“积少成多,等日军一线指挥官意识到危险时,手底下部队已经伤亡过半。”
“到时候他们就算想改变对付我们的招数,也会因为兵力不足而变不了,而且还要争得我们同意。”
“按照指导员你刚才的提出来的打法,我们肯定能干掉这两路小鬼子。”
“但然后呢”
“我判断没错的话,其他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