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其他,只是荀少彧钻研仙秦法经这一项,在古楚将门的项氏眼里,就是大逆不道之极。若不是项阖宽容,换一个稍微严苛铁面的族长,就不会只是项氏诸脉非议了。
纵然仙秦法网弥天盖地,可也抵不住一家一户之私刑私法,项阖真要办了荀少彧,为了不暴露行藏,荀少彧只能束手就擒,招来仙秦大军镇压,只能是任杀、任打、任罚。
但项阖却对荀少彧研读仙秦法经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真的处罚荀少彧,让荀少彧安安稳稳的读了三年的法经。
不管这位项氏族长的心里作何打算,这一份人情荀少彧是必须要认的,无论初衷如何,只论结果来看,可是帮了荀少彧的大忙。
“你小子,不去读你的法经,来这祖祠干什么”
项阖漫不经心的起身,伸了一个懒腰,身子骨发出嘎嘣一声脆响,近乎于雷声响彻,带起一片风声,不经意间显露一丝武道根底。
以荀少彧的眼力来看,这位貌不惊人的项氏族长,至少是一位超凡入圣大圆满,与天人之道只差毫厘的武道大高手。
“叔祖,小子苦读法经,熟读仙秦诸律十万八千卷,自问在法经上小有建树。可是法无止境,小子现在到了瓶颈,一直难以跨过这一道门槛。”
荀少彧拱手一礼,道“小子知叔祖见多识广,所见所识远胜小子百倍千倍,万望叔祖不吝教诲,给小子指点一条明路,让小子学业能再进一步。”
仙秦法经何其博大精深,不只有历代法家大能之士时时填补,还有一尊混元无极的祖龙经手推演。
看似一条条的法律条文,实则在法家中人的眼里就是一篇篇上乘的法门,天资绝世之人自能从中领悟道理,参悟出法家根本之妙。
就是以荀少彧混元道果之妙,以无上大智慧参悟法经,三载恍惚夜以继日,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能领悟仙秦法经的一两成真意,都是荀少彧本身道行高深莫测,以混元道果居高临下,才能领悟如此多的真意。
项阖缓缓走到项氏历代祖先牌位前,默然沉吟了片刻后,摇头笑道“你小子啊,处事倒是干脆果断的,是个能成事的人。”
“胆敢一脑袋钻进法家门庭,放弃祖传的兵家传承,就这一份勇气,也不知说你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天生的傻大胆”
“不过,你小子能站在祠堂里等老夫一个时辰,就凭着这一份耐心,可该称得上是胸中自有韬略了。”
“小子惭愧,不敢当叔祖谬赞,”荀少彧在一旁谦逊的回了一句,面上平淡之极,对项阖的赞许不置可否。
项阖缓缓道“法经是仙秦治世之基,你能熟读仙秦法经,对你以后大有好处,至少在仙秦的前程是有保障的。”
“只是,老夫学的是兵家之道,对法家的那一套并不十分了解,能给你提出的建议有限,老夫姑且一说,你也就姑且一听吧”
荀少彧再行一礼,道“还望叔祖不吝赐教,天明洗耳恭听,定将叔祖所言铭记在心,一字一句不敢遗漏,尽数遵从叔祖之言。”
项阖似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好,你既然真心求教,老夫也不可能藏私,真能告诉你的,老夫还能不告诉你”
都是项氏血脉,以家族血脉为纽扣,项阖也希望自家能多几个扛鼎之人,为项氏一脉的壮大出一份力。老一辈的项家人就是再出彩,后辈中人要是没有人来接力,偌大的家业也是说败就败了。
要知道,项阖号称为下相银狐,为人老谋深算,城府深沉之极,精于兵家四道之一的兵权谋之道,看人的眼光极为精准老道。
在荀少彧学于法家之事上,让项阖看到了项氏另一条出路,一条与项氏兵家之道迥然不同的路,这才是项阖对荀少彧另眼相看的原因所在。
项阖抚掌一笑,道“俗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几年确实遍览仙秦法经,可是终究少了几分真正的实践。”
“法家的那一套,虽是讲究无规矩不成方圆,方就是方,圆就是圆,可是你没切身经历过,又何谈规矩方圆之道,参悟法家神髓”
项阖语气微微一重,道“法家之道,终归是仙秦显学,想要融会贯通谈何容易,这就需要你日常积累,与以往所读十万八千卷法经结合,自然能在法学一道上大放异彩。”
“那,叔祖之意”荀少彧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里一点念头轻动,对项阖的点拨有了一丝揣摩,不由得开口问道。
“若是想要在法家一道上再有突破,埋头苦读是成不了气候的,老夫给你两个选择,这两个选择是两条不同的路数,或许适合现在的你。”
项阖不待荀少彧询问,自顾自的道“法家之道,走的就是济世之道,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就是规矩方圆,故而法用于民,法用于国。”
“法用于民者,自是舍弃外物繁华,一心钻研法家之道,深层次的完善仙秦法经,以期实现自己的立言;而法用于国者,乃是成为仙秦官吏,先执仙秦之法,才能知仙秦之法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