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5章 工业软件(4/4)(1 / 2)

工业软件是重点。

很多人都知道智能制造、工业40等热门概念,但在其鲜亮外衣之下,最核心的其实是工业软件。

在工业领域,尽管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但普遍倾向“拿来主义”,直接引进国外软件,忽视自主开发。

在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也普遍“重应用、轻研发”,主要讲授国外知名软件的使用操作。

在某些主管部门,工业软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目录上也处于边缘地位。

作为一个产业,工业软件产业体量很小。工信部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当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其中工业软件营收1477亿元,仅占23,更只有工业企业1022万亿元总营收的014。

事实上,工业软件绝非无关紧要的从属产业,而是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撑,更是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要害所在。

但现实的问题是,工业软件几乎处于三不管。

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该目录第一级列出8个产业;第二级分为40个重点方向;第三级目录再细化为174个子方向。

其中“新兴软件和服务”下又分11项,オ出现“工业软件”字样,属于第四级;“工业软件”项下的“产品研发设计软件”,也就是cad、cae等核心工业软件,在层层罗列的第五层,被淹没在近4000项细分“重点”产品和服务中。

工业软件处于交叉领域,既是基础科学,又是it产品,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都相关联。

近十年工业软件行业实际上面临“三不管”。

从“七五”到“十五”1986年至2005年,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cad攻关项目”、原国家科委及科技部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cadcis应用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于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一直给予扶持。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技部还重点支持了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的研发。

从“十二五”开始,即2011年以后,工业软件被纳入“两化融合”的信息化领域,由工信部负责,科技部不再分管,此前科技部的扶持不再延续。

但对工信部来说,自主工业软件研发属于基础科研,不属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信部并无补贴基础科研的职责和专项经费。

“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我国对核心工业软件研发的投入合计不足2亿元。对比美国,自1995年提出“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创新战略”,到现在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始终将高端工业软件置于核心战略地位。

如在2019年美国防部主导推出的“电子复兴计划eri”中,eda电子设计巨头ce就入围第一批扶持项目,获得2410万美元的最高资助。全球eda三巨头中的另一家synosys也获得610万美元。美国防部高级预研局dara官方资料显示,“电子复兴计划”在2019财年约耗资216亿美元。

当然,这其实不算什么,真正大头研发资金其实在企业集团自身中。

在慕景池看来,工业软件本来就被国外所垄断,如果还不加以投入,那往后就更难说了。

先不说电子工业方面的工业软件。

机械制造和材料方面确实可以着手开始自研了。

继续拿航空发动机来举例。

航空发动机以前的问题是材料,但现在材料问题已经算是追上来了,而航空发动现在依旧进口的原因其实是设计的问题。

比如说设计经验不足。

设计出来要进行试验,这是正常的吧

但如果设计不行造成试验失败的话,那么前面的所有东西都打水漂了,包括材料。

一次这样的失误,材料费用,人力物力损失超过千万美元。

而设计经验的增长又是一次一次的失误堆积和计算分析的协同作用,也就是工业软件和人的设计思路相互配合。

这样一次次的失误,再多的钱也不够用,所以造成设计经验缺失。

就和芯片设计差不多,芯片设计好了之后一次流片三千万美元,如果失败这三千万美元就打水漂了。

一般的公司能承受这样的损失再多来几次失败,公司都要破产了。

兜回来。

但现在因为慕景池的材料研究突破,至少可以降低材料相关的成本,那么自然设计失败的损失也就降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以开展国产的航空发动机设计软件。

还比如其他流体力学仿真,工艺设计数据库管理,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软件,一维透平设计软件等等。

“高端的工业软件,说不定未来也会被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