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扬州的卫家里头小丫头不仅年纪最小,就连辈分也是最小的,卫家大郎卫云召如今带着妻儿在陕西做锦衣卫指挥使呢
卫允当即便抱着小丫头出了院子,去寻明兰他们去了
前堂大厅
大卫氏正拉着明兰的手,有一遭没一遭的说着话,张氏坐在旁边笑着和她们说话,三个孩子中,除了最小的那个还在襁褓里头之外,其余两个都端正的坐着。
顾廷烨也坐在旁边,一边笑着,一便端着茶盏喝茶。
见卫允进来,众人忙起身向卫允打招呼,有喊舅舅的,有喊舅爷的
小丫头还没进门的时候就让卫允把她给放下去了,如今正仰着小脑袋,一脸享受的听着团哥儿和圆哥儿管她叫表姨呢
还学着卫允的样子,踮着脚尖揉了揉两个小子的脑门。
圆哥儿论年纪虽然和小丫头差不多,可个头却足足比小丫头高出了一个头更别说年龄更大的团哥儿了
不过团哥儿却很配合的躬身弯腰让小丫头揉了揉他的脑袋,高的小丫头很是受用,对这个大外甥的感官尤其好
卫允在花厅里头待了一会儿,便带着顾廷烨去了书房。
若是以前的话,顾廷烨对卫允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佩服卫允的功绩,可另一方面又因为沈从兴的事情耿耿于怀,就像是有一根刺扎在两人中间。
再加上明兰和卫允之间的关系所以顾廷烨当初才会主动找上卫允,谋了个去西蜀戍边的差事
当初太后被幽禁,卫允忽然掌权,朝廷里头一系列的变更,曾一度让顾廷烨困扰不已。
可随着新政的施行,随着民生的复苏,随着大周国力的蒸蒸日上,随着百姓们越来越富足的生活,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随着边境贸易的增多,随着吐蕃七八个部落的接连投靠效忠
顾廷烨对于卫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尤其是一年以前,当顾廷烨听到卫允任满归乡,从此不再过问朝政的时候,顾廷烨彻夜未眠,翻来覆去想了一整夜
最后才得出结论,自己一直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随即便是羞愧难当
效仿范文正公推行变法,改革吏治,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强国力
这些曾经一度都是顾廷烨的志向,可现在这些事情都被卫允给做了,而且还做的极好,顾廷烨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如果把他放到卫允的位置上,他能做的比卫允更好吗
或许,大概,可能会是不如的吧
连昔日的范文正公最后都落得个变法失败,被贬黜出京,最后客死他乡,亡于任上
顾廷烨虽然有些高傲和自负,也很聪明,很有想法,可和范文正公相比还是差了一些的
甚至今年来顾廷烨一家来扬州过年也是顾廷烨自己提议的。
书房里头,卫允和顾廷烨相对而坐,中间放着一张桌案,桌案上放着个小火炉,炉中燃着上等的银丝碳,炉上烫着酒,旁边摆着几碟下酒的小菜
卫允用布包着拎起酒壶,往二人身前的酒碗之上各自倒了大半碗
“尝尝这可是我亲自酿的酒,天下间独此一份”
顾廷烨笑着道“舅舅竟然还会酿酒”边说便捧起了酒碗。
卫允也端起酒碗,和顾廷烨碰了一下,酒碗端在半空,说道“艺多不压身嘛当初我小的时候,家里头可没现在这光景,当时尽想着多学些手艺贴补家了”
说起这个,卫允的目光便不由得变得深邃起来,眼中流转着对往昔的回忆,就连语气也颇为嘘唏
“说这些干嘛来,别尽端着了,赶快尝尝看看味道怎样是否合你的口味”
酒碗并不大,不过比寻常的酒杯大上两号,两人将酒碗递到嘴边,一饮而尽
“好酒,虽然酒劲不大,但却胜在醇厚绵长,而且还有一股甘香之气”
顾廷烨闭着眼睛细细点评起来。
卫允又给他倒了一碗
“太烈的酒喝起来太冲,没啥意思,北方人可能更喜欢,我可是个土生土长的扬州人,相比而言,还是更青睐这等酒劲儿醇厚一些的”
顾廷烨点了点头,说道“以前我外祖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喝的就是绍兴的女儿红了”
两人东扯西扯的说了一堆的闲话,酒也喝了两壶,冬日的屋子里头虽然有些寒冷,可两壶酒下肚,两人的身子都已经变得暖洋洋的了,更何况屋子里头还烧着炭火,如今已经从小白杨变成了中年的白杨在炭火旁拨弄着。
这酒虽然醇厚绵长,劲儿不冲,可后劲却不小,两人皆已微醺。
顾廷烨借着酒意问道“舅舅如今不过刚过不惑之年,正当壮年,为何这么早就退了下来”
卫允笑着道“朝局已稳,大势已定,仅剩的一些魑魅魍魉根本不足为惧,我为何不退”
不等顾廷烨回答,卫允继续说道“你是不知道做首相有多累,每天看不完的奏折,处理不完的政事,得亏我退的早,若是再在那个位置上头待几年,我这一头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