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76章 君臣奏对,三步成诗(下)(1 / 2)

从大周开始 混乱不堪 3837 字 10个月前

aa“爱书网aa“网站访问地址为

卫允敢对元祐帝摆脸色答案自然是不敢。

冲着元祐帝拱拱手道“回陛下,人心思变,十人便可能有始终不同的想法,为官者,若是脸皮不厚,受不得陛下的责骂,挨不得百姓的指点,他人的评头论足,那还做个什么官,不如回家抱孩子来得清闲,臣自认已经做好了为陛下当差的准备,这脸皮,势必也要练得比普通人更厚一些”

元祐帝被卫允这话说的脸上的笑容一滞,但仔细一想,这话说的虽然糙了些,但理儿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为官者若是脸皮不够厚,听不进别人的指点评论,就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那就更别谈什么改正进步了,还真不如回家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至少没又那么多的烦心事儿。

元祐帝摇摇头道“爱卿的歪理总是有一大堆,朕说不过你”

卫允道“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脸皮厚了一些,胆子大了一些罢了,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陛下您”

“因为朕”元祐帝疑惑的道“和朕有什么关系”这个小家伙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多少年没有遇到这样有趣的后辈了。

卫允含笑道“那自然是因为陛下仁善宽厚,心胸开阔,能容纳天地,臣如今不过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陛下却能和臣在此侃侃而谈,丝毫不介意臣的身份卑微,臣自然也对陛下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元祐帝却摇了摇头,道“从现在开始,卫卿便不再是一个小小的编修了,君无戏言,朕既然说过,只要爱卿做的诗词能够让朕满意,朕便擢升爱卿为翰林院侍读。”

只见元祐帝神色一敛,一脸的端庄肃穆,朗声道“翰林院编修卫允,才学斐然,有太白之风,能言善辩,有张仪苏秦之才,朕心甚慰,今擢升为尔翰林院侍读,望尔能够戒骄戒躁,尽心竭力,为朝廷当差莫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

言罢,目光如炬的打量着卫允,

卫允早已双膝跪地,待元祐帝口谕说完,便朗声道“臣卫允,谢陛下隆恩”说吧,抬手伏身,重重了磕了个头。

待再起身之时,额头之上,已然出现了一团乌青。

可见方才那个头,磕的有多么用力

“卫侍读,平身吧”元祐帝眯着眼睛,笑着道。

卫允这才站了起来,看着元祐帝,嘿嘿笑着。

拱手道“谢陛下”

元祐帝又复拿起了奏折,一边翻阅,一边说道“朕听说你曾在秦老太傅创办的青檀书院进过学可是真的”

卫允道“回陛下,臣在扬州之时,确实是在青檀书院进的学,而后有幸得小秦夫子看中,收做关门弟子,数年来悉心教诲,殚思竭虑,才有了臣今日之成就”

“哦”元祐帝的语气有些诧异,还带着一丝调笑般的质疑,道“小秦夫子可是秦老太傅的三子秦玉章”

“正是”卫允答道。

“寻常学子,便是寒窗苦读数十年,也未必能有你如今的成就,不过区区数年光阴,便考取了进士,中了探花,看来你的这位老师,是一位不出世的大才呀

可朕怎么听闻秦玉章这小子是个混不吝,昔日在汴京之时,秦老太傅不知打断了多少戒尺,却仍旧管教不动他,死活不愿继续科举入仕,非要去行走天下,游山玩水他这样的性子,竟然能够教出你这么一个学生,着实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卫允却摇了摇头,道“陛下学究天人,自然知道何为管中窥豹,何为一叶障目”

元祐帝微微动容“爱卿且细细道来”

卫允微笑道“学生恩师虽不喜科举仕途,但一身学识,却尽得师公秦老太傅之真传,加之恩师在少年之时,曾游历天下,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看遍世情冷暖,其见识之广博,阅历之丰富,时常令臣叹而观止。

陛下可知,臣在恩师讲学之时,往往在不经意间,便被恩师之所言深深吸引,各地的民俗风貌,山川地理,恩师皆能随口便来,滔滔不绝,臣之策论,之所以能够赢得陛下青睐,多半还是恩师之功”

元祐帝恍然道“难怪,朕还说你不过一个区区十五岁的少年,为何在策论一道之上,有如此新颖的见识,胜过其他学子良多,原来竟是秦玉章那小子的功劳”

对于卫允在殿试之中所做的那篇策论文章,至今,元祐帝仍然印象深刻,甚至于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后,还专程命人将卫允在会试之中所做的文章找了出来,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的看了无数遍。

卫允写的文章,通篇辞藻并不如何华丽,但却胜在务实,而且文章之中,诸多看法,既新奇,细细想来,却又并不只是空谈,令人惊叹。

看着卫允,元祐帝不知为何,忽然心中生出感慨“若是汴京城中的那些勋贵子弟,也如爱卿这般那该多好,朕的开封府和五城兵马司就不会为难,朕也不会那么头痛了”

卫允见元祐帝的眉宇之间,忽然生出几道浅痕,些许愁绪萦绕其上。不禁小声询问“臣见陛下忽然眉头紧锁,敢问陛下,是否有什么烦心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