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魏将军避开属下的跟随, 独自一人回到营帐内,警惕的听了听外面的动静,见士兵们只是远远的有动静, 才小心谨慎的在书案前打开一封密函。
看着上面的文字,魏将军眉头皱了皱,看完后用蜡烛引燃彻底消灭证据。
“来人”看完密函后, 魏将军沉思一瞬,便大声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陛下, 贤妃娘娘今日又长跪在鸾凤殿门前请求见陛下一面, 这可如何是好啊”李叁其实带着一些对魏修远的帮衬之意, 便小心翼翼的问着练大字的帝王。
帝王手握着一只狼毫笔,沾染了些墨水, 在白净的宣纸上挥洒出一笔, 面对李叁的问话,一言不发,动作丝毫没有停顿,那漠视的模样显得格外的冷情。
“如何是好”他嘴里讽刺之意甚是明显, “既然喜欢跪, 那就跪着吧。”
帝王无情也罢。
李叁面上平静的点了点头, 内心却是掀起惊涛骇浪,不多会儿悄声无息的退下了。
帝王依旧在动作不停,挥洒着笔墨在宣纸上落下一个又一个大字, 只不过这时他的神情有些变化。
魏修远看着李叁公公来后, 眸子流露出一丝喜意,他拽紧了手里的纸。
“李叁公公,陛下如何说。”
他迫不及待的问着,话里带着无尽的期许。
可惜李叁带来的是坏消息, 他对着期盼的魏修远摇了摇头,“陛下说了,您喜欢跪着就跪着吧。”
魏修远眸子里闪过一丝挣扎,“李叁公公,我能见见陛下吗就一面,劳烦您通传通传。”
李叁这次连话都没有说,直接摇了摇头,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贤妃娘娘还是请回吧,陛下如果真的想见你,早就见了,此事就等着陛下发落吧。”
魏修远面上浮现出痛苦的神情,郑重的就要朝着李叁叩拜下去,“李公公,我求现在只求您一件事。”
“您请说担不起您的请求。老奴能帮衬自然帮忙。”李叁连忙朝着旁边躲去,直摆摆手,他可知道这一切都是帝王的算计,贤妃娘娘的福气可在后面呢,他可担不起这一拜。
“请您把此信交于帝王。”魏修远拿出一直握住手里的书信。
李叁有些纠结,看了看魏修远,沉思许久之后点头应着,“奴才应下,只是陛下”
“我知道,陛下如果见了极好,不看也就罢了吧。”
最终李叁还是带着这封信重新回到了殿内,他立马呈上了这封被魏修远握的有些湿润的书信。
帝王面上不悲不喜,指尖摸着那封书信,拆开来看。
“去说,朕没看,烧了。”
李叁点点头应着,他到底不明白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修远没多会儿就看见李叁传来了讯息,并且还带来了陛下的圣旨,脸上一片菜色。
捉拿罪臣魏将军回京问责,贤妃品行不端禁足。
这就是帝王给予魏家的判决。大臣们深知此中不是那么平静,也不会就真结束了。
魏修远和帝王的关系就好像走到了死胡同,帝王对他收回了之前的温柔以待变成了冷硬无情。
魏修远一边担心父亲,那边一边又对帝王突然变故的态度而内心受伤。
直到此刻他都不相信父亲会叛国,自幼他对父亲的秉性和职责都清清楚楚,并且以父亲为榜样,父亲那样愚忠的性质只会判国,其中定是有玄机。
可惜帝王不会听他解释,江山和他相比,帝王更在乎的是他的江山。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不由的,他还是为帝王无情感到一抹受伤。
可那一封封书信和父亲一般为了自己和父亲一模一样的私印,都让魏修远自觉内里为危机重重,拿到父亲私印的没有几人父亲此刻的安危让他无比的担心。
陛下如今的裁决或许也是一个突破口。
魏修远打算则运用宫里的人脉往外面递消息,如今魏家仿佛被置身于火堆上烘烤着,一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
帝王如今的态度也仍未修远深知。帝王与他的信任能有几分
却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全然落入了帝王的视线里,女王对他的举动只留下了轻飘飘的一句,“随他去吧。”
魏将军被帝王下旨羁押回京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飞向了京都的各位大臣府中,面对这个消息,大臣们丝毫不意外,不过同时也在坐山观虎斗。
圣旨才颁发下去没过多久,去边疆传旨的太监传回来的消息,却是魏将军路上遭遇土匪袭击身亡的消息。
这个时间点魏将军遭遇土匪袭击而身亡,其中的奥妙自然谁都清楚,所有的箭头指指龙椅上的那个人。
或者更有阴谋论的大臣,早已想到这一切皆是帝王部的局,从魏将军叛国到圣旨传达后得知魏将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