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规矩三字经著书(3 / 4)

女帝福运滔天 云清流 8708 字 2024-01-24

经上面的内容,逐渐的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的意思是人类我们人类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等等等等,这件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怎么觉得人类出生的时候,性情本来是邪恶的呢就比如说我自己,能够毫不犹豫的吃鱼吃肉,用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接着往下面看,周宝儿心中产生了更多的不解。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可是,我听说好多读书人都非常坏的,比如说抛妻弃子,贪财好色,完全是邪恶的代名词。所以可以证明,读书根本就对维持善良的本性没用啊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读书的人,同样有不少都是善良的人哎]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前面的意思是,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后面一段的意思是,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嗯,这两句和历史故事有关,不知道具体的故事的话,或许就听不懂这两句话的意思。改天我要去图书馆看看书,了解一下这两段历史。]

暗自点了点头,周宝儿继续往下看。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的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这一段倒是很有道理的样子,不过好像没有多少人知道。就拿我们的村子来说,好多人都只能供养儿女吃穿,而不能够让他们读书学习。听说好几年前连吃穿都供养不起,只能委屈家人吃糠咽菜的。]

想到这里,周宝儿心中有些不自在,接着看最后一句夫子讲解的话。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嗯,我觉得这句话也挺有道理的,小孩子就该好好读书,努力的吸收各种知识。奶奶说过的,只要能够懂得更多的东西,未来才会更加的轻松。]

虽然心中还有很多不解,周宝儿仍然将这些话的意思记在了脑海中。

等到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搞明白之后,她就发现裴轩黎仍然还在教导他人,到现在还未结束。

现在这个时候,教室里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安静,四处都传来读书的声音。

周宝儿前后左右看了看,拍了拍前面的人的肩膀。

“康姐姐,你已经将夫子教的记下来了吗”

前面的人转过头来,轻轻的点了点头,又问道。

“你呢你记下来了吗”

周宝儿微微一笑,自信满满的说道。

“已经记下来了,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康源月接着问道“你都学了一些什么说给我听听。”

周宝儿拿着书比划了一下,回答道。

“就这么一段的意思,夫子刚才说了一遍,说让我先记下来。”

康源月嘴角抽搐了一下,忍了又忍,最后忍无可忍,说道。

“其实,这些书不是给我们这些女子读的。”

周宝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问道。

“康姐姐,你为什么这么说”

康源月冷笑一声,把三字经翻了几页之后,指着一段话说道。

“你看看这里,就是这一段。你把它读出来,我给你解释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周宝儿好奇的看了过去,一字一顿的将整段话读了出来。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康源月再一次的冷笑了一声,左右看了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像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话刚入耳朵中,周宝儿就理解的点了点头,对着康源月说道。

“姐姐说的对,这些书果然不是给我们这些女孩子读的。更恶心的是,著书的人还隐晦的让男孩子不要输给女孩子,永远压女孩子一头。”

康源月叹了一口气,又拍了拍周宝儿的肩膀,说道。

“所以我们才要加油,好好的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