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军司的高级官员们都被叫了过来,如今王琛是殿前司都点检、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两个司最高长官,他下达的命令,谁都不敢不听。
“殿帅”
“都指挥使”
二三十个官员们齐齐行礼,称呼都不一样,殿前司的人称呼王琛为殿帅,侍卫亲军司则是称呼他为都指挥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现在大家看到王琛一接到任命便赶过来,知道今天有大事要发生了,一个个都紧张得很,生怕这一把火烧到他们身上。
其实绝大多数人还好,毕竟他们和王琛没打过什么交道,还有李怀忠、张乾和卢勤等人,更是他的亲信,一脸喜气洋洋。
但有三个人心中咯噔了一声,觉得今天可能讨不了好了,这三个人分别是殿前司的徐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副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副指挥使三人,毕竟那天他们拒绝了王琛啊,如今王琛上位,怎么可能不找他们麻烦
当初三人是这样想的,他们殿前司、侍卫亲军司都是皇帝的第一亲信,哪怕政治风暴搅个天翻地覆,回头新皇登基,还得重用他们。
千想万想没想到的是,先皇遗诏居然任命王琛为殿前司都点检、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
要知道这种事想都不敢想的啊。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后汉时期,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专擅军政大权,侍卫司权力空前膨胀,“是时,史弘肇为都指挥使,与宰相、枢密使并执国政,而弘肇尤专任”。
侍卫司下设侍卫司狱,不仅掌军法,而且染指民政,侵夺司法权,“汉法既严,而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尤残忍,宠任孔目官解晖,凡入军狱者,使之随意锻炼,无不自诬弘肇掌部禁兵,巡逻京城,得罪人,不问情轻重,于法何如,皆专杀不请。或决口断舌,斫筋,折胫,无虚日。虽奸盗屏迹,而冤死者甚众,莫敢辨诉。”
其权柄之重,可见一斑。
光一个侍卫司的完全权利,便可以大到这种地步,可想而知侍卫司权利有多恐怖了,从那以后,基本上侍卫司都指挥使都是空缺的,一般皇帝自己抓在手里。
另外,殿前司的权利不比侍卫司差,可以相提并论。
当初赵匡胤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侍卫司的最高长官,后来又当上了殿前司都点检,这才有实力发动陈桥兵变
要知道赵匡胤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设立过殿前司的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司都指挥使三个职位过。
而如今,王琛一个人身兼侍卫司都指挥使、殿前司都点检两个权利滔天的职位,再过不久曹彬带兵出征北汉,枢密院也会落到他手里,可以说,大宋朝的所有军权都在他手里,到时比后汉时期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更恐怖
坏事了啊
这回要完犊子了
徐都指挥使、马副帅和步副帅三人心中惶惶不安。
正在此时,王琛忽然开口道“今日我正式上任两司三衙,以后还请诸位同僚多多相助。”
众人齐声道“不敢不敢。”
王琛看着下面,不紧不慢道“殿前司都点检、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两职空缺许久,幸先皇和陛下信任,将这两职重任交于我,我呢,也不想辜负他们的厚望,所以两司的某些职务会调动一下。”
徐都指挥使、马副帅和步副帅三人一听,全都皱起了眉头,心说来了,也不知道会把他们三个调去哪里。
谁知王琛压根没提他们三人,反而道“殿前司副都点检一职也空缺着,我一个人管理两司兴许有些忙不过来,这样,李怀忠,我会向陛下进言,提你为殿前司副都点检。”
李怀忠大喜,急忙上前一步,一脸谄媚道“多谢殿帅提拔。”
王琛对他笑着点点头,然后又道“侍卫亲军司马帅和步帅两职一样空缺,我对侍卫亲军司不太熟悉,为了方便管理,特地把殿前司的金枪班指挥使张乾、内殿直指挥使卢勤二人调到侍卫司,分别担任马帅和步帅。”
张乾和卢勤都是王琛的亲信,听到一下子平步青云,全都喜出望外,上前道谢。
徐都指挥使、马副帅和步副帅三人脸色一白,是的,王琛半个字都没有提要收拾他们,更没有将他们调去别的部门或者贬职等等,可是他们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之前三个人都是三衙最高长官,现在王琛委派了李怀忠、张乾和卢勤当他们的顶头上司,这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要给他们小鞋穿啊
这简直比直接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徐都指挥使脸色一变,立刻心中有了决断,大声道“殿帅,属下有一事相告。”
王琛瞧过去,道“哦徐都指挥使有何要说”
徐都指挥使咬咬牙道“近年来属下身体多多不适,恐难再胜任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想告假在家休养一段时间。”
马副帅和步副帅眼前一亮,心说这招妙啊,既保住了官位,又不用一天到晚被穿小鞋,他俩连忙也上前分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