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终章(3 / 4)

薄荷味热吻 容光 9086 字 2024-01-21

点头“是的是的,请继续保持。”

二月是欧洲杯,一场大型赛事。

宋诗意如愿以偿获得了参赛资格,并且在这之前正式超越了罗雪,成为了女子速降队的第一人。

激动吗她似乎很平静。这不是她第一次爬上这个位置,事实上进队后的很长时间里,她一直是没有争议的第一名。可遥想那跌落谷底的两年时光,才发觉能再一次爬上来有多艰难。

这一次,她的目标不在于此。

参赛的那一天,她在早上六点被人叫醒。手机里是他的消息出来。

宋诗意回头看看,罗雪在另一张床上熟睡。她披上外套,轻手轻脚打开房门,猝不及防被酒店走廊上的人拉了出去。

天光未亮,这座城市的许多人还在沉睡之中。

程亦川把她带去了酒店的楼顶,说“看日出。”

“”

大哥你知道欧洲的冬天有多冷吗今天还要比赛,到底哪里来的闲心看日出

可她还是坐了下来,披着他的衣服,和他一起支着头看着远方。

阿尔卑斯山在云端,这座城市没有国内的高楼大厦,只有颜色艳丽的低矮楼房。雪山下的小镇安静又腼腆,像个害羞的北国姑娘。

一星半点的光逐渐出现在远处的雪山之巅,在很短的时间里,那抹金色跃上了云端。天地仿佛被颜料浸染开来,那道光刹那间铺满了一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都是金色的。

像她渴望的奖牌,梦寐以求的奖杯。像站上领奖台那一刻,从天而降的缤纷彩带,一场金色的雨。

程亦川侧头看着她,笑了“宋诗意。”

“嗯”

“是时候发光了。”

她心下一动,对上他的目光,“万一没能发光呢”

“那要看你对发光的定义了。如果你认为拿冠军才能发光,那除了冠军,其他人都只能陨落了。”他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朝她张开双手,说,“但对我来说,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起,你就已经在发光了。”

因为令人发光的并非只有冠军光环,为了梦想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一道光了。

那一天,宋诗意站上了阿尔卑斯山的赛道。

烈风与寒雪,朝阳与赛道,这些仿佛成为了她年轻的生命里从未或缺也不可或缺的存在。她站在处,戴上了护目镜,屏息以待。

山下的人已然看不见,可她的目光还在那里。

她知道那其中有多少期盼的目光,也知道自己没有多少年可以继续这样的竞技生涯。她跌倒后又爬起来,在这个过程里也曾一蹶不振,险些再也起不来。她放弃过,自怨自艾过,迷茫过,也曾在无数个深夜痛哭过。

可是今时今日,站在这里,所有的目光都在仰望。

他们只知她风光无限,却不知她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与挣扎。

宋诗意迎风而下,眼眶发烫。

最终,她拿到了第四名,这是她受伤退役后,国家队这些年来的最好成绩。

而这一次,程亦川拿到了男子速降的第五名,魏光严第六名,两人紧紧挨着。所有人都在祝贺他们,孙健平也冲上来抱住了自己的小将们。

希望在升起。

八月的加拿大赛事,宋诗意拿到了季军。

次年的欧洲杯,宋诗意拿到了亚军。

与此同时,程亦川与魏光严还在拼死拼活为奔进前三而奋斗着。

可两年一晃而过,宋诗意所拿到手的,依然缺了一座冠军奖杯。二十七岁那年,她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一年的世锦赛,她是全村人的希望,然而最后宣布成绩时,依然只有亚军。

她哈哈笑着对孙健平说“可能是我有亚军魔咒”

三年亚军,受伤前也是无限亚军,她好像到这里就无法前行了。当天晚上的庆功会上,一众运动员得到表彰,可大家看她的目光总是带了一点遗憾。

不拿冠军,好像就真的不够圆满,一座冠军奖杯是多少年的亚军都无法匹敌的。

可即便如此,她依然是国家队最出色的女子速降运动员。在一片热烈的掌声里,她被第一个请上台致辞。

其实宋诗意不太适应当众演讲,相比起厚脸皮的程亦川,她觉得自己没那么如鱼得水。你看看,程亦川同学连做个检讨都能搞得跟开演唱会似的。

宋诗意有点紧张,往台下看时,看见程亦川在人群里吹口哨起哄,又忍不住笑了。

她想了想,说“我小时候学过跳舞,受不了拉韧带的苦,三个月就跑了。后来读书的时候参加兴趣小组,喜欢上了手工,可是我手不巧,又按不住跳脱的性子,一坐就是大半天,所以也放弃了。小的时候总被父母批评,他们说我做事三分热度、仅凭兴趣,兴头一过,就抛在脑后了。他们说我要是个男孩子,将来肯定是陈世美、负心汉。”

底下哄堂大笑。

“可是后来我跟我父亲学滑雪,他是狂热的滑雪爱好者,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