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暂时就这么解决了。
边爱军第二天又匆匆赶往了医院。边静玉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帮蒋旺男解毒,但是他能通过把脉了解蒋旺男现在的身体状况。边静玉在心里摇了摇头。蒋旺男虽然很能干,但身体的底子并不好,因为她嫁人前在娘家连饭都吃不饱经此一事,蒋旺男的身体破败得更厉害了,估计以后都有她受的了。
边静玉再一次庆幸,六凤因为一心要和他们分糖吃,所以没有吃过那些所谓的神药
等到假期结束,蒋旺男还下不了床,边静玉就带着六凤一起住到了镇上的裁缝铺里去。六凤年纪虽小,却是个乖巧的孩子,平时能帮贺桂花递下针线、倒杯茶水,贺桂花给她一块碎布头,她就能独自坐在那里玩上好久。边静玉继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了图书馆里,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写一写新的童话故事。他今生的名字既然定了边冠英,他就把“边静玉”这个前世的名字当成是笔名来经营了。
在遥远的京城里,沈怡掰着手指,数着日子,等着回信。
编辑每个月都能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而处理这些信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帮读者转寄信件给作者的效率非常低。从人民日报社收到沈怡的信算起,到江波收到沈怡的信,这里头足足耗了两个月。
江波自然不知道边静玉的地址,但是他既然引用了边静玉的文章,就需要从自己的稿酬里分出一部分来给边静玉,这是文化人的规矩。江波在自己的文章发表后没多久,就给z省的省报社去了信,随信附送一张汇款单,请求省报的编辑把汇款单转寄给边静玉。等收到沈怡的信后,他也直接转寄给了省报社,再次请求省报社帮忙转寄。于是,这封信就经过了好几轮的爱心传递,经过了千山万水。
沈怡从十月初等到了十月底,什么消息都没接到。他的心情不免有些低落。他的信此时还在人民日报社里躺着。到十一月底,信才传到江波的手上。十二月中旬,才传到z省省报社编辑手里。
“我的信不会在半路上被弄丢了吧”沈怡忧心忡忡地问。再稳重的人在自己最看重的事情上也会失去分寸。沈怡已经脑补过“邮局着火”、“邮差遭劫”、“江波无视信件,没拆封就压箱底了”等场景了。
大伯沈承平同志其实很宠孩子,问明了事情的经过,说“我帮你找朋友问问吧,看看那篇我爱你,祖国的真正出处在哪里。”此时不像是后世,拿到一篇文章上网一搜就能看到原作者信息了,得找人问一问。沈承平认识的人多,里头搞文化的人也不少,或许他们中有谁曾经读到过这篇文章呢
“真的”沈怡的眼中迸出了惊喜的光芒。
“当然是真的,大伯什么时候骗过你”沈承平酸溜溜地说。他以前没少给冠英小朋友准备礼物,却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么开心的样子。难道大伯的爱心礼物还比不上连面都没有见过的一个小笔友吗
沈怡学着前世见过的边淳玉撒娇的样子,扑进了沈承平的怀里,说“大伯最好了”
沈承平骄傲地说“必须的”
沈怡喜滋滋地说“等找到原文,我直接给原本的出版单位写信,信件遗失的概率就低了很多。”
“把那张报纸给我看看,我瞧瞧那位和你同龄的作者都写了些什么。”沈承平已经从弟弟那里听说了,沈怡把那张人民日报精心保存了起来。他想要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入了自家大侄子的眼
沈怡小心翼翼地从一本大书里取出了印着江波那篇文章的报纸,这是他如今找到的唯一和边静玉有关的东西,因此他很珍惜它。沈承平看不过眼了,说“不就是一张报纸吗瞧你宝贝成啥样了”
沈怡认真地说“这张报纸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是千金不换的宝贝大伯,你可以在脑海中假设一下,如果你忽然损失了几百万,你心疼不几百万还是可数的,但这张报纸在我心里却是无价的。”
沈承平花了一秒钟的时间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家底,摇着头说“几百万不心疼。”
沈怡“”
这天没法聊了在经济还没彻底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连几百万都不放在眼里,这真的科学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