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婿(1 / 2)

下聘礼那天的闹剧过后,谢家主对阮青山的态度终于变成了对未来女婿的正常态度。

发现阮青山认识字,还把家里收藏的兵书都拿出来让他研读,偶尔也能给他讲解看不懂的地方或者不认识的字儿。

虽然每当这个时候他的态度总是不太友好,解释了一遍,两遍阮青山还搞不明白的时候,那火气是噌噌往上冒,虽然自持的身份没有骂人,但那语气也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幸好阮青山不是不知好歹的,这些年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彻底明白了在古代想要学点儿东西有多难

岳父大人的兵法兵书虽然都是纸上谈兵,但阮青山打了这么些年的仗,实践经验相当充足,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理论知识。

他用后世的经验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刚开始人少,他还玩的转,后来人多了以后,也是找侯崇师傅取了不少经,还有军师这个得力助手,才勉强指挥的过来的。

古代冷兵器的战争,不仅要讲究排兵布阵,兵法策略,还有天文地理安营扎寨的讲究,兵书里面都是前人的经验感悟,阮青山在侯崇那儿读了两本就已经受益匪浅了,岳父大人愿意拿出藏书来教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谢家也不愧是传承了千年的世家,哪怕对兵法不感兴趣也收藏了整整一个屋子,谢家主哪怕不经常翻看,也对这些书熟悉得很,阮青山随便拿一本他都能背能讲,还能就相同的战例,给他找出几本相似的来。

谢家主在南唐虽然官职头衔有不少,但真正的实缺也就一个正三品的御史大夫,所以空闲时间不少,就喜欢教导自己家和亲戚家的出色的孩子。

能在书香门第的大家族里脱颖而出,自然都笨不到哪儿去,像人品不行的卢玉霖也是过目不忘的神童,不然也不能闯出若大名声,让挑剔的谢家主都选他做女婿。

谢家自己的孩子更是不用说,不管是平庸木讷的大郎三郎四郎,还是惊才绝艳了五郎和谢灵蕴这个唯一的女儿,都遗传了谢家的智商天赋,熟读熟背,都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谢家主还是第一次遇到像阮青山这样笨的学生。

一篇文章虽然能认个七七八八,但错别字实在太多,读字读半边,写字也总是少笔画,最主要的是他记性不好,教了一遍两遍,第三遍虽然记住了,可过一会儿又遇到还是不认识。

一个字儿一个词儿的跟他解释一遍也不行,还得一句话连在一起给他翻译。他这辈子教了这么多学生都没这一个费劲。

看起来他是自家救命恩人的份上,女儿还这么喜欢,谢家主既然开始教了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虽然不指望把他教的多么有学问,但作为一个将军,兵书至少得读得懂,地图也得看得明白才行。

而阮青山就很尴尬了,他两辈子都没有读书那根弦,上辈子有义务教育,他还是个独生子女,有条件请家教报补习班,都只念了个三流大学。

这辈子也就在山上那个冬天下了点儿苦功,可那时候没人教,自以为读了老大夫给的医书和几本的识字的启蒙书籍,已经很够用了。

之后战事紧张,他又经常要随军出征,所以练字断断续续也不勤快,简体字用的太熟太深入人心,写着写着总要冒出来。他那缺胳膊断腿的字儿在赵家军是出了名的,连赵大将军那儿都是挂了号的。

跟着侯崇这个师傅学兵法的时候,又多是讲解实践为主,因为侯崇自己也只有两本薄薄的兵书,总共也没几千个字,阮青山虽然渎熟了,识字的量却还是不够多。

这次有人教,还有珍藏的兵书看,自然不能放过,所以,哪怕被训得很惨,阮青山也坚持了下来。

谢家主虽然不满意他的学习进度,但态度还是认可的。而且也认为他的兵法上很有天赋,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字词的理解,对兵法策略也是能迅速消化,举一反三。

看他忙着训练新兵,还总是抽时间,从郊外兵营赶回来探望自家女儿,顺便跟着自己读会儿书,无语泛酸的同时也多了几分认可。

也不计较他总是在黄昏时分过来打扰,还要蹭顿晚饭的无赖举动了。

老丈人陡然大变的态度,让搞不清楚状况的阮青山糊里糊涂又受宠若惊。

想了几天实在摸不着头脑,干脆丢到一边不再烦恼。反正对他来说这是好事儿,管他为什么呢

而且,有了老丈人这个一家之主的接纳认同,谢夫人和谢家几兄弟对他的态度也都热络多了。

他每次来见未婚妻,几个大舅哥轮流打掩护不说,岳母大人还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让他吃饱了再走。告辞离开的时候还有一盒子肉干,蜜饯,榛子,核桃什么的。

虽然,他们这对未婚的热恋小情侣还是得在好几个人的监督下约会,但至少人离得远了,不会像个大灯泡一样站在身边闪亮亮的了。

如果找个假山后面树荫下,也能情意绵绵说点儿肉麻的悄悄话了。

这样的情形,让他惊喜享受的同时,也着实体会了一把古代封建大家长的威力。

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