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
“三块钱一包,一包三斤重,来来来,小妹妹先看看书上的介绍,上面有教怎么种蘑菇。”
看店阿姨说着,从玻璃柜下边的柜子里,找了本种菌的书递给杜童。
杜童接过来大致瞅了几眼,便明白了情况。
这书和菌种是配套的,上面明确写着一百斤下角料,需要一包原种。头一回种,杜童没想多种,只想弄个六七百斤料就成,所以,她只需要买六七包平菇菌原种就够。
“阿姨,我要八包种子,你能拿个编织袋给我装一下么。”
虽然只需要七包原种就够,但以防万一,杜童还是准备多买一包原种回家。
“嗳,好,你等着,我这就给你装。”
售货阿姨高兴了,乐呵呵找了个袋子出来,就开始装货。
种子门市里的这几包菌种,已经让售货阿姨愁了好几个月了。这是上头领导去省城开会带回来的,总局让大家想办法发展农业经济,每个市都分派了一些菌种。
但凤凰市没有人种过菌,更没有菌农,种子搁门市几个月都无人问津,这阿姨都想着,要不局里自己人分一下,拿回老家,让老家的亲戚种算了。
难得今儿有人来买菌种,阿姨心里别提多高兴。
售货阿姨是个手脚利索的,很快便把八个平菇菌原种装好了。杜童付了钱,没让阿姨帮忙,把编织袋甩到肩上,扛着就出了种子门市。
已近中午,杜童花了两块钱,在街边吃了碗豆花饭,便坐上公交车去了城东。
凤凰一中就在城东,杜童想去看看她未来读书的学校。
高考已经结束,但学校却还没有放假,校园里还有郎朗读书声传出。
杜童来到一中大门外,找了个阴凉处,抬目眺望着这所学校。恬静的园区里,偶尔有几个老师拿着书本穿过花坛,花坛边有几棵老榕树,榕树垂落的须根,仿佛少女的头发在风中摇曳。
杜童静静地看着学校。
上辈子,她只差一步就跨进了这所学校,然而事不如人愿,她最终去了沙省二中。
沙省二中留给她的记忆,并不算愉快。
入学的第一天起,和她一个班的苏佐岚,就到处宣传她是乡下进城的乡巴佬,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个拖油瓶,是苏家觉得她可怜,才收留下来的。
连她亲姐杜佳,也这么认为。
而沈梅她从来没有反驳过苏佐岚的话,每次开家长会,她都不会坐在她的位子上,而是坐苏佐岚的课桌。
好在她目的明确,就是想读书出人头地。再加上她性子不算太懦弱,不然换一个女生,不定就真被学校的流言蜚语击垮了。
上辈子死前,她从杜佳嘴里知道了苏佐岚换她成绩的事,她觉得,这事怕还有学校老师的手笔,不然,光苏家是没办法换她成绩的。
上辈子她其实怀疑过的。
她的成绩一直很稳,高中三年,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三十名,九八年沙省二中考上大学的有一百多个同学,依她的成绩,就算上不了自己想上的大学,别的普通大学怎么着也能上。
但她就是没考上。
她去找班主任,班主任说他也很意外,还查过她的成绩,她真的只考了三百多分。还关心问她,是不是考试时太紧张了
现在想想,当时班主任语气虽透着关怀,眼神却透着闪躲心虚。
苏家沈梅
这辈子最好别再打什么歪主意,是她也好,是别人也罢,这一世,只要他们敢伸手,她就敢剁了他们的爪子。
还有杜佳。
今生,她不会再当那个大冤种,要换脾脏,自己去找吧。
校园生机勃勃,正午过后,还有个男同学从旮旯翻出围墙,拎着书包逃课了。
阳光下,男生脚下的影子在愉悦的晃荡。杜童看着逃课的男生,会心一笑,躲过最炙热的太阳,扛上编织袋去了车站。又是两个多小时,在太阳偏西时,她总算回到了半竹坡。
不想才走出半竹坡,就听到了自家水泥坝上,一群人的谈话声。
坝子里人很多。刘芳和杜国全,还有住在杜童家旁边的邻居都在。除了他们外,她二伯也在,不过她二伯没有吱声,他耷着脑袋,手上拎着两片棕叶子,细细的撕着。
杜童抬脚,准备走过去喊人,刚走两步,便听刘芳有些幸灾乐祸地说,“老二,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碗,杜童是去她亲妈那里享福,你有啥好难过的。”
刘芳话一落,坝子里的声音顿时多了起来。
“对啊,树二哥,沈梅是童童亲妈,她还能亏了童童不成。你就安一百个心吧。”
“你们这些娘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树二哥一把屎一把尿把人拉扯大,这眼见能干活挣钱了,却要去找亲妈,换你们,你们愿意吗”
“这哪是啥愿不愿意的事,树二哥想把童童供出来,那就只得去找沈梅,不然咋整。”
“所以,这孩子就白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