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门口探头看着的陆氏,看到堂屋门口的顾氏正看着她,呵呵讪笑了声,跨脚进了院子。
“弟妹啊,在忙呢。”
“是啊,大嫂进来坐,有事吗”顾氏站了起来,把陆氏让进了堂屋。
虽然对这个陆氏没什么好感,但是毕竟辈分摆着呢,唐青叫了声大伯母,不过探头探脑打量着屋里摆设的陆氏像是没听到一样,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后,一屁股就坐在了凳子上,也没理会唐青。
唐青也没计较,转身就出去了。倒是也没走远,猫在门边上,听着里面的动静呢。谁知道这个陆氏会出什么幺蛾子,自己得看着点,省的顾氏被欺负了去。
“弟妹啊,你家这房子盖得可真好,亮堂堂的,还都是砖瓦的。一定花了不少钱,分家的那些银子不够花吧。”
顾氏想着陆氏难道是来说房子的事情的听着口气好像是说吴氏老两口有私底下贴补他们似的,“也还好。大嫂你别看房子大,六郎是挑的最下等的材料买的,分家的银子倒是也刚刚够了。”
“分家的钱花完了,六郎肯定很快就可以挣回来的。六郎可是个秀才,有本事着呢。不像他大哥就只会土里刨食,一年下来也就得那么些粮食而已。现在分了家,地更少了,眼看着我家唐木和唐蕾都大了,要娶媳妇嫁人家了,靠着分家的那点钱,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陆氏在那哀声叹气的诉起了苦。
难道是来借钱的顾氏心里这么想着。在门外偷听的唐青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顾氏没有接她的话头,就只是嗯了一声。
“你大哥也不是有本事的人,身上不会什么手艺,除了种田就只会摸鱼抓虾的,可这也不是个事是不我就想着,趁我们两口子还有力气,就多种几亩田,勤快点,一年到头等收了粮食也好卖几个钱。”说完这话,陆氏就瞧着顾氏,想着你现在总该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吧。
娘啊你可千万别自己撞枪口上啊。唐青在外面听了,心里有些着急,这陆氏拐弯抹角的就是为着自家这两亩地来的啊。
听完陆氏的话,顾氏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为着地的事情啊。大概是自家托张嫂子去问谁家租地的事情,让陆氏知道了。不过自己也不是傻的,“是啊,大家都不容易。”
陆氏看顾氏就这样不咸不淡的接了这么一句就没下文了,心里真是埋怨顾氏不识趣,不过为了这地,自己就舍了脸皮,豁出去了。
“弟妹啊,我听村里人说你家要把地给租出去啊。你看租给外人不如租给我家啊,好歹照顾着自家兄弟。我们租子会照给的。怎么样”陆氏看着顾氏,一副你肯定答应的表情。
顾氏就是讨厌她这样子,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觉得什么事都该紧着她的样子,“大嫂,这地的事我也做不得主的,这家是六郎做主的,要不等我问过六郎后再告诉你行不”
“行吧。那我走了。”陆氏看顾氏没有明确的回复她,虽然心里有点不高兴,可是也只能这样子了。陆氏看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再待下去也没意思,就离开了。“不错啊,你就等着学生叫你师娘吧。呵呵”张嫂子打趣着顾氏,顾氏也不恼,“嫂子你就打趣我吧。对了,我上次从娘家拿回家些橘子,挺大的也甜,今天拿了些来给你家尝尝,我刚放堂屋桌上了。可别嫌弃啊”
“我也不和你客套,正好我家小花喜欢吃,那我就留下了。前几日去镇上卖绣品,看到有人在卖,不过新橘子挺贵的,要七文一斤,我也没舍得买。正好你拿来了。”
“妹子,不是我这个做娘的不心疼自家女儿,实在是多攒一文是一文,这一两年就要给我家小子说亲了,这你也知道,这年头要想给说个好点人家的媳妇,那是要拿出好些聘礼的。还有小花也是要过个几年出嫁的,这几年她绣的绣品卖得钱我都给她攒着,将来到她出嫁的时候给她压箱底,这样要婆家她也好底气足些。妹子你说呢。”张嫂子说着,情绪有些低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家大壮和小花都是能干的好孩子,你也不要担心。”顾氏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拍了拍张嫂子的手,又只好转了话题,“嫂子你家小花绣的绣品那真是好。前几天青儿在你家的时候,小花还教青儿绣花呢,青儿绣了朵小花,你是不知道我家六郎看了多喜欢,还让我把青儿绣的那块绣布给他做成个荷包带呢。真是好笑。”顾氏说着不住笑了起来。
“真的呀。不过青儿也确实乖巧,难怪你们两口子这么宠着。”张嫂子的情绪看着好了很多,两人又聊了些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顾氏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准备回家了。
“张嫂子那就麻烦你了。”顾氏牵着唐青站在院子里和张嫂子告别。
“行,吃过中饭我就去各家问问看。”说着把顾氏带来的装橘子的篮子给递还了顾氏。
“谢谢婶子给我家送橘子。青儿妹妹也常来玩。”小花乖巧的站在一边,在院门处送着顾氏和唐青。
唐青刚和小花在屋子里的时候,小花又耐心教了唐青一样针法,唐青对小花这样文静的女孩也确实喜欢,“好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