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晴在团体赛当中,在双打或者混双比赛里能拿到第一,大家已经习惯了,毕竟是h国出来的,她的搭档也都是很优秀的选手,而很多国家其实并不重视双打和混双。
倒也不是这两项不重要,而是因为光是要磨练单打,他们就已经很艰难了。
而对于h国队来说,单打能力不过关,只能当陪练,连比赛的机会都不会有,又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双打
所以,造成一种“双打”“混双”很容易出头,难度不高的感觉。
实际上,出头的确容易,比如国队,单打水平不怎么样,两人连半决赛都进不了,但是可以靠着配合打败很多水平在他们之上的选手。
但是想要上到顶层,就要和h国选手过招。
那就基本凉凉了。
常晴在本届运动会上身兼三项,这本来就是非常大的比赛压力,但是前两个项目,女子团体和混合双打,常晴都以非常亮眼的表现和队友一起成功夺冠。
“如果常晴拿下本届奥运会女单冠军,那么她将成为乒乓球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满贯选手。”
解说员也非常期待这一刻的来临,“并且创造奥运会一人三金的记录。”
冠军收割机,参赛即冠军
这种说法,多年前也出现过,那个人叫做俞近识。
但俞近识没有世界冠军,更不可能拿到大满贯。
如今他的弟子,这个从十二岁起就被他发掘培养的女孩,这个在所有人都不看好,都准备放弃时他依然陪在身边,带着她从省队一步步到国家队,从世锦赛,世界杯,到奥运会的女孩。
距离完成他的梦想,只有一场决赛的距离。
大比分,三比零,第四局秋晓楠奋力搏杀,连赢4个球,率先抵达局点。
9比10
这也是秋晓楠在本场决赛中第一次先拿到局点。
她只需要一分,就可以扳回一局,拥有逆袭的机会。
但她也知道,这一分拿的没有那么容易。
骆景和戚无的关键分打了多久,常晴和她的关键分又能打多久
解说员紧张地盯着赛场上的情况,“秋晓楠发球,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如果这个球是常晴发球的话,对她的威胁就非常大。”
世界第一的快攻手,对上世界第一的弧圈天才。
到底秋晓楠能不能抢下这一分
“常晴摆短,秋晓楠抢攻,快带,两人退台,连续快带,精彩”
解说一口气说完了这段话,纯粹是因为两人的对打速度太快。
对不起,上场男单决赛我是看不见球在哪里,这场比赛是我看得见球在哪,但是我怎么觉得自己眼前出现了两个球
我就不一样了,我不仅看到了两个球,我还看到了两条线
你没看错,因为快到出现残影了,而且来回打的太快,弧线重叠
而且重叠出来的不是一条弧线,而是两条弧线。
这个球的速度太快了
“秋晓楠变线这个线变得很刁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常晴这个球来不及救的时候,常晴左右手换拍击球回落
你打我救不到的落点,我回球也打你的盲区
秋晓楠可不是左撇子,她就算是能左右手换拍,也赶不上常晴的速度。
“10平,常晴追平比分”
左右手换拍yyds
换拍太帅了呜呜呜女鹅你真的太强
别人打球用一只手,晴妹打球用两只手笑死
秋晓楠你怎么双开
左右手换拍拿下关键分,随后,常晴又以一个侧切球得分,一个左手换拍右手,抓住进攻机会暴力爆冲得分
右手爆冲,依然是充满了爆发力,而在打完之后,常晴瞬间换拍回到左手,准备等着避免被打回头。
但秋晓楠没有打过来回头球,球落地了
全场沸腾
“常晴常晴”
有人在大声喊她的名字,声音越来越大。
而常晴却握住球拍,转头看向观众,微微一笑,随后面向观众,指了指自己胸前的国旗。
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也许是观众立刻懂了她的意思,叫“常晴”的声音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
“h国h国”
声浪一层高过一层。
对于秋晓楠来说,守住半区,进入决赛,她就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如果没有常晴横空出世,她或许就是今年的奥运女单冠军。
而常晴也接过国旗,走到秋晓楠身边,在满天“h国”的喊声当中,将国旗的另一边交给自己的队友。
两人展开国旗,面向全场一周
“12比10常晴以四比零的大比分,获得了本届奥运会,女子单打的金牌”解说员激动起来。
作为一个退役转型解说的运动员,他怎么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