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心忙于朝务,有空还是多关心下儿女大事,有没有有相中的人家朕给探花郎赐婚。”
温首辅笑道“他母亲一直给他相看,亲事就快定下了,到时候老臣少不得腆着脸求皇上一个恩典。”
温钧竹深深低着头,拳头几乎攥出血来。
“你们都是朕的信臣,要通力协作,一心为朝廷办事。”隆正帝说,“李诫,你要多谢温首辅,朕可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放过你”
李诫十分干净利索地给温首辅作揖道谢。
自然又是一副将相和的场景。
隆正帝大悦,将自己惯用的端砚赐给温首辅,又赏了温钧竹一个聚耀烛台,方打发他父子走。
李诫留了下来。
“知道朕为什么给你件旧衣”
李诫笑得没心没肺,“皇上给小的撑面子呢,明儿个去拜文庙,小的穿着您的衣服跪下去,他们谁敢站着”
隆正帝淡淡一笑,“若是你只想到这一层,倒辜负朕的心了。”
“朕十九岁那年去江南暗访,见佃户李四率乡邻暴力抗租,竟把东家满门杀戮殆尽。朕一时激愤不已,亮明身份调官兵捉拿李四等人。本以为是替天行道,结果差点激起民变,好容易镇压下去,杀李四的那天,从大牢到法场,一路上挤满了为他践行的百姓。”
隆正帝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不无感慨道“朕后来才知道,是地主夺佃,逼死了十几个佃农,李四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这身衣服,便是朕当年暗访时穿的。”
他温和地对李诫说“朕把这身衣服给你,是告诉你什么事都要看全了再去做,用意虽好,手段用偏了,也许结果就会完全相反。朕再送你个字”
李诫凑过去一看,笑道“皇上写的字小的认识,就是小的名字诫。”
“你可知为何朕要给你取这个名字”
“小的不知。”
“诫,警也你做事不按常理,时常剑走偏锋,别看你是个奴仆出身,其实你天然带着一种狂放不羁,这种性子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上歪路。所以朕给你取名为诫,就是要你时常警醒,多听从别人的劝告。”
李诫惊愕不已,听到最后又是感动,又是宽慰,只觉心中一股热浪涌过,声音也有些发闷,“主子竟为小的考虑到这一步主子的恩情,小的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隆正帝长长吁了一口气,批了一天奏折,又是与群臣议事,又是解决李诫的官司,他也着实是累了,揉了揉发酸的眼角,温言道“朕知你,过两日就有旨意给你,先回家去吧。”
李诫吸吸鼻子,用袖子一抹眼泪,无声跪安下去了。
偌大的御书房显得空荡荡的,只听窗外淙淙的大雨声。
西河郡王从八宝琉璃屏风后头转出来,轻手轻脚走到皇上身边,低低唤了声“父皇”。
“嗯,此事你怎么看”
西河郡王沉吟片刻说“举子闹事并不难处理,难的如何处理是他们背后的士绅豪强,且儿臣以为私瞒田地只是其一,其二是土地兼并,这才是祸国之患。李诫处置个挂名田就生出这些事,若不是您安排锦衣卫押送进京,只怕他早被人杀了。”
隆正帝露出一丝笑,“还不错,这小子没说过一句怨言,也没上蹿下跳找帮手,倒是沉稳不少。他以往干的都是剿匪的差事,虽有几分鬼机灵,为官之道还是差点,这样斗不过那些老狐狸,须得挫挫他的锐气,打磨得圆滑一些才好。”
“他是个聪明的,必能体会到父皇的良苦用心儿臣想不如给他请个教书先生,当官的大字不识几个,也着实不像话。”
“你还是不太了解李诫,”隆正帝睁开眼睛看着儿子说,“这个人心眼多,但心思纯正,一旦他认定了你,必会誓死追随,所以朕不用往他身边放钉子。你若想用他,也须得让他打心眼里信服你,这就要靠你自己的本事了。就算你安插十个八个眼线,凭他的聪明劲儿,也绝对全会给你除去,还让你寻不到他的错处。”
西河郡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笑道“儿臣记下了。”
“嗯,你们兄弟三人的爵位要提一提你和老三都是亲王,老大立为太子,不可外传,朕告诉你是要你心里有个底儿。”
“儿臣叩谢父皇恩典。”
“他是嫡长子,虽然为人刻薄,但并无过错,立他合情合理,不立反而生变。朕给你圈出来的这几个人,若是起码可以保你做个富贵王爷。”
雨越发大了,风也逐渐狂暴起来,大雨如注,打在屋瓦上,如锣鼓点子一般紧密,赵瑀躺在炕上翻了一夜烧饼,直到窗户纸蒙蒙发亮,雨声转弱,才朦胧有了点睡意。
似睡非醒时,门砰的一声被人推开,蔓儿一头冲进来,张开胳膊大喊道,“太太,快去门口,回来了”
赵瑀呆了几息,随即是狂喜,直接蹦到地上,披上外裳就往外跑。
“鞋、鞋”蔓儿一手提着鞋,一手抱着伞追她,“太太,穿上鞋,不然老爷会心疼的”
赵瑀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