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这个元旦假期(1 / 2)

张予馨,正是林楠初中班上的班长。

从小她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她自己也很早就“懂事”,知道妈妈辞掉工作做个家庭主妇,就是为了她的学习。

所以从小学起,张予馨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张予馨本以为她就一直一门心思地学习,学到长大,学到考上大学,那个时候她可能才会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在初三的某一天,班上本来平淡无奇的林楠突然就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张予馨包括班上每个同学的印象中,林楠就是那种在班上很没存在感的一个男生。

成绩一般,也就数学比较好。

话也不多,性格不是很活泼。

可很莫名其妙的,林楠的成绩大家看着突飞猛进。

虽然英语还是很差,但其他的科目到中考的时候,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张予馨不禁想起了,那场家长会,当时她在门外偷听。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林楠他爸爸的发言。

虽然张予馨当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她也清楚林楠爸爸的教育方式和她妈妈截然不同。

“懂事”的她,在回家后还特意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一直在看书写作业。

暑假的时候,妈妈也给她找了很多私教,张予馨都一一遵从。

可是,令张予馨没想到的是。

在清水一中再次见到林楠的时候,他入学就成为了篮球队的成员,而且后来在全国高中联赛上面的表现比学校高三的学长还优秀。

张予馨虽然不打篮球,但她从班上男生对林楠的崇拜就可以看出林楠的篮球打得多么好。

她也清楚的知道在初三的时候,林楠是不会打篮球的。

张予馨不禁想到难道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吗

直到今天,张予馨在教室里听到校长的讲话,她才知道原来林楠已经变得这么优秀了。

就像校长说的那样,自己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做着她爱吃的饭菜,张予馨最终决定还是先不想这个问题。

她知道妈妈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可是他愿意为了自己放弃工作。

那么自己也可以为了妈妈先考个好大学。

至于高考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高学历还是为了找好工作,张予馨不知道,也不想去深入思考。

现在,她只想先度过这“最重要”的高中三年,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不让妈妈的辛苦白费。

最后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张予馨决定先去把这段时间老师讲的知识在巩固一下。

而郑校长在学校的讲话,就不和妈妈说了。

差不多的剧情还在清水一中各个学生的家里上演。

有的父母可能听得懂郑校长话里的意思,也愿意让孩子适当的作出一些改变,但这是极少数的家长。

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听得懂,但是也就听听罢了,在他们看来,先考个好大学才是王道。

心灵鸡汤是美好的,但大人们都知道社会的残酷性。

没有学历,没有家世背景,那将寸步难行。

除非你有一项技能十分的出色,出色到仅靠它就能出人头地。

比如100米能在十秒内跑完、打台球永远都能一杆清场、跳舞只要站在台上就是最耀眼的那一个等等。

但很明显,大多数的家长还是会选择让孩子读书,因为它胜在稳定。

其他的只能是爱好,很少会将其当作孩子未来的职业去培养。

不过那些不好好读书的富二代老爸就不这么想了。

可能是因为这些少数的富二代在学校里每天不变的混日子,混久了也觉得没意思。

今天破天荒的回家和爸爸谈起了校长的讲话。

结果,父子俩倒是很认真地坐下来谈谈心。

以前当父亲的只觉得自己赚钱就够了,让儿子就跟着读最好的学校,能读多久读多久,最后不读了就继承家业。

现在校长的话倒是给了他们启发。

校长说的没错,你可以不读书,但是你将来总得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要么会为人处事,要么能侃侃而谈,你总得能有一样让人刮目相看的本领吧

当即,这部分父亲决定这个元旦带着孩子出去转转,让他了解一下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看看他长大了想干什么。

这样现在就可以开始打基础,反正不差钱。

哪怕他就想经商当老板,那先给点创业费,让他趁着寒暑假去尝试一下,赔了也无所谓,全当买个经验。

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才能开始学会经商之道,或者才能去好好读书,学习相关的商业知识。

郑则民不知道的是,他今天这番与以往不一样的讲话,给一中的学生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