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三老爷元学铭如今是大同府的知府,常年不回京城。
他是庶出,在元府的地位自是比不得嫡出的大老爷、二老爷,而且一旦回京他这个知府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到处都要低头弯腰装孙子,哪里有自己在外头做一方的父母官来的体面自在。
因而,三房回来的只有三太太并她的三个儿女。
三太太罗氏,出身不高,自己从小苦日子过惯了,就舍不得儿女跟着受苦,而且她的诗书礼仪跟大太太、二太太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如今丈夫在外做官,她少不得要出门应酬,只是,即便大同礼教远不如京城这般繁琐严苛,高门大户的规矩还是有不少的。她每回出门都容易出差错,遭人家笑话,以至于元三老爷后来都不愿让她出门儿了。
元三老爷自己是个庶出,知道庶出的不易和心酸,因此特别排斥自己也有庶子庶女,所以在男女之事上从不荒唐,身边除了大太太之外,就只有两个通房,两个通房常年喝着避子汤,因此这么多年三房也只有二子一女,俱是三太太所出。
三房长子元承通,今年十六岁,在整个元府孙子辈儿中排行第四,次子元承达今年十二岁,排行第五,三房唯一的女儿闺名明莲,今年十四岁,在元府孙女辈儿里排行第六,是元府的六小姐。
几个儿女三老爷也一直都想送回京中,由元老夫人帮着抚养他虽然跟元老夫人并不算亲近,但是他却知道元老夫人本性不坏,儿女交到她手上至少要比让罗氏自己养着强。
元三老爷生母早逝,自小由元老夫人抚养长大,虽然待他不如她自己亲生的,但好歹也是过得去的。至少他没有长歪,而且还举业有成。只要老老实实的听话,老夫人是正经大家闺秀出身。平日里也绝不会随意为难一个庶子。
他是深知元老夫人秉性,这才多次提出要把三个儿女全都送回京城的。
三太太哪里舍得让儿女们回京。但是她又不愿意陪着儿女一同回京,她的身份低微,在端庄大气的大太太和雍容华贵的二太太面前,她怎么也抬不起头来。
一旦回京后,大房二房都是老夫人的嫡出,势必会死死的压她们一头,在老夫人身旁伏低做小。她在大同过的滋润又体面,顶着知府太太的光环,走到哪里旁人都要赔上恭敬的笑脸,她为何要回京城来自讨苦吃呢
而且这两年她自己偷偷置办了许多的私产。田地、铺子、宅子,这些私产每年都会有打量的银子流入,她赚得盆满钵满,手里的银子多的让她自己都有些胆战心惊。
她以前穷怕了,如今有机会了自然是拼命的捞银子。
银子多了自然就衣裳首饰不停的往家买。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这要是回京了,她的那些铺子可怎么办,她再想置办华贵的衣裳首饰,都要先看老夫人的脸色,要顾忌大房二房的脸面。
还有一点。万一她回京了,元三老爷有了新人忘了她这个结发之妻,到时候再生出几个庶子庶女来分她儿子女儿的家产,她岂不是要亏死了。别看这会儿元三老爷正正经经的,似乎在女色上极为自制,那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碰到那种狐媚子,或者说是她看的严,只要有那样的女人她自然会先不动声色的下手,把这样的女子赶得远远儿的。
在女色上头,永远都不能高估男人的自制力
尤其是她如今已经年老色衰,风华不再,那两个通房年纪也不小了,碰到新鲜可人的,难保他会不动心。
没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妾室
连元老夫人那等机关算尽之人,还不是一样收不住元老太爷的心,老太爷很早之前就自己带着妾室住在宁远居了。
三太太这次之所以下决心回来,是因为儿子女儿都大了,都该娶亲了。但是大同根本就没有叫她满意的亲事,元三老爷也说了,三个孩子的亲事都要在京城找才行,大同富商虽多,但是大都是暴发户,没有什么家族底蕴,长久不了。
她还知道,过两年,元三老爷说不准就会调回京城做京官了,所以她才会愿意回京。
元管事将三房人接回元府,三太太便带着二子一女先来给老太爷和老夫人请安了。
老太爷带了两个孙子去了前院,后院寿鹤堂里便剩下了一群女人。
不对,这群女人里头还有一个生的让一屋子的女人都自惭形秽的男子,江瀚。
只不过他整日里往后院儿跑,又生了张女人脸,元府里头从上到下几乎就没有将他当做男子看的。
他前些日子听说元府里今日要回来一个表妹,立即收拾了行装从涼源寺跑回来了,倒是把江夫人给高兴坏了,她生怕儿子脾气犯了倔,要在寺里头过年。
三太太这会儿就一直在打量着江瀚,六小姐元明莲也一直在看着江瀚,她这会儿的表现比当初元青菲还要大胆,直直的盯着江瀚看,眼睛里透出不可思议。
她们都没有见过江瀚,并不知道他是何人,但是知道他绝不是元府的少爷。
但是一看他那通身的气派和打扮,就知道身份不低,更何况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