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陌生女人,居然是小时候带着她玩的大姐姐,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齐父齐母孩子生的密集,齐家成和他大哥大姐的年龄也就差了三四岁,也就是说,身为家中长女的齐悦,今年不超过三十岁,可看她的外表,至少老了十岁。
齐悦不仅容貌憔悴显老,性格也和她记忆中爽朗活泼的大姐姐,判若两人,明明她是主裴景书是客,她却仿佛被裴景书的笑容烫到了,拘谨的回了句,“回来有段时间了,你们慢慢吃好好聊。”
说完就转身回了厨房,背影都透着几分局促无措。
没心没肺如裴景书,也不免在心里唏嘘,女知青真是太惨了。
她还记得当年政策要求,每家必须有一个孩子要下乡,身为长女的齐悦姐主动报了名,后来齐大哥和齐家成才能顺利接班父母的工作。
齐悦姐十八岁下乡,被安排去了云贵那边,好几个月后才寄信回来,听说路上就花了十天半个月,先坐火车再转汽车,最后翻山越岭才到插队的地方,交通实在不便,这些年跟家里只写信联系,一次也没回来探亲过。
裴景书上一次听到齐悦的消息,是她二哥回城不久,跟父母闲聊时谈到的,据说在恢复高考之前,齐家就有了找关系把齐悦姐弄回来的想法,可她那时候已经结婚生子,自己写信回来拒绝了父母的好意。
当时爸妈也感叹,这么好的孩子留在那穷山恶岭,这辈子都跟父母兄弟见不了几面了。
这才感慨不到两年,齐悦姐就回来了,既然回来了有段时间也不急着走,大概率是要在娘家长住了。
裴景书也就为小时候喜欢的大姐姐惋惜了两分钟,注意力就被二哥他们的对话吸引了。
齐大哥两口酒下肚,便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聊起他这趟出远门的经历。
裴景书凑过来听了两分钟,终于发现了盲点,“咦,齐大哥你这次去的原来是羊城,怎么不去深市看看”
她听二哥说了南方大城市、经济发达、偷渡走私什么的关键词,下意识认定他去的是最有名的经济特区深市,都没跟二哥再确认一下。
突然得知齐大哥去的是隔壁羊城,她表示始料未及。
然而大家对她的提议,都很不以为然,齐大哥还打趣道“景书也知道深市呐,看来多读书是好事,见识也比别人多。不过你了解的还不够,深市听起来名头大,什么经济特区,其实直到去年才成的市,以前那里就是个小县城。就算上面看好它,出大力气扶持,发展起来也要时间的,哪里比得上隔壁的羊城历史多悠久,经济发达。”
裴安和深以为然,“羊城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那边繁荣富饶,不是什么小城市可以比的。”
裴景书算是发现了,他们都认定她问了个蠢问题,调侃她照本宣科、把书上看到的事情当了真,有书呆子的嫌疑呢。
好家伙,她还没笑话他们,对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无所知呢。以后的人们常说北上广深,殊不知,深市的房价一度傲视群雄,均价有超越首都的记录,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反正在她的认知里,深市就是全国第三,羊城当然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说实话,论发展前景,裴景书肯定是更看好自家省会,大名鼎鼎的电商之都,能没有一点排面么
裴景书认为二哥他们重视羊城忽略深市,妥妥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也不急于分辨。
一来时间会验证一切;二来无论是羊城还是深市,和他们的生活都比较遥远。
她没啥大志向,上辈子作为典型的江浙沪独生女,都被网友调侃是中了投胎彩票的幸运儿,现在也一样,包邮区的生活太安逸,裴景书打定主意一辈子不挪窝,这辈子基本蹭不上深市腾飞的红利,因此也没必要摁头让二哥他们都信她的。
裴景书就当没听出他们的调侃,继续津津有味听齐大哥讲他在羊城的经历。
“我这次去了那边十三行,听说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清朝设立十三行,当时主要卖咱们的绫罗织锦,这些都是国外有钱人追捧的,所以发展的很快,本地人说,民国时期十三行已经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了,不过还是以服饰布匹为主流,因而发展到现在,最多的也是服饰皮包”
接下来,齐大哥洋洋洒洒讲他在十三行的见闻,“本地人说起十三行就一脸骄傲的竖大拇指,社会建设需要大量的外汇,而国家外汇储备远远不足,如今正是热火朝天创外汇的时期,他们十三行在其中贡献巨大,贸易出口率屡创新高。听到这些话,我还以为那里就是做出口生意的呢,去里面打听了才知道,更多的是我们自己人去批发。”
“我看见那些个老板进货,拎一皮箱的钱就去了,看中哪些款直接让开单子,先交钱,货可以一圈买完再回来。档口看店的老板娘很多都不爱搭理人,开口不还价,一个款式最少几十件起拿,所以老板们钱带的多,一次也就能光顾家档口。不过,那里的衣服质量是真的好,款式又洋气,别的地方都见不到,所以很多人拿了货回去,就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