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再说下去就没完没了,刘荨转移话题,道“对了,既然今日你来了,朕正好有件事要对你说。你知不知道告你状,说你不准法纪,嚣张跋扈的人很多”
刚陷入狂喜的郑直立刻被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泼了个透心凉,立刻跪下道“陛、陛下”
刘荨道“起来坐着说,朕没打算罚你。”
司俊看着郑直满脸惶恐,一头雾水的从地上爬起来,屁股坐在凳子上,比跪在地上还痛苦,似乎凳子上有钉子似的模样,好不容易才忍住笑意。
刘荨这孩子又开始突然思维发散,想一出是一出了。
看,这又把人吓到了。
刘荨见郑直坐好之后,才切换苦口婆心模式“郑直啊,你字正法吧朕可以叫你正法吗”
郑直觉得自己都快结巴了“陛、陛下请便。”
刘荨苦口婆心道“正法啊,我知道你是个刚直的人。”
郑直刚直虽然我名直,字正法,但是从来没有这么说过我他们都说我的名字是和性格反着来的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你现在当官了,有些事不得不忍啊。”
“你看,你曾经难道就没有看错眼的时候难道没有被你看不起的人最后证明是能人的事发生就算你没有,你想想,你身边亲朋好友也不是各个慧眼如炬吧他们肯定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吧”
“对这等愚人,你过得好,便是打他们的耳光,让他们难受了。你何必一个个报复过来本来理在你身上,你就为了出口气,结果被人按上心胸狭小的名,说你得志便猖狂,你难道不委屈吗”
“朕知晓你也不是没事找事报复人,只是故意去搜罗别人的错处然后报复。可是别的人只会看到,曾经谁对你一句话不合,你就要掀了别人的家。他们能不仇视你”
“你这样子,别说路人对你感观很差,朋友也不敢跟你交心啊。要是一言不合,他们说不定也会担心你报复他们。要知道人无完人,即使朕希望手下各个都是大圣人,朕也知道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难免。有时候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有奇谋,朕以后还想用你。待天下平定之后,朕还想让你当大官。说不得还会用你的计谋,把让北方那些看见中原大乱,就又开始蹦跶的胡人们好看。你这样,朕总担心你树敌太多被人给害死了。”
“你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吗有恩报恩没关系,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你放不下,可以对他们冷嘲热讽,但别亲手下场啊”
刘荨开启了唠叨模式。
郑直眼冒金星中。
他他他自从他爹去世之后,再没有人如此唠叨过他了
刘荨突然唠叨,也是能理解的事。
刘荨前世记忆越来越清晰之后,有几个比较有传奇色彩的名士他都记了下来。
其中一人,便是郑直。
郑直原是刘景手下,从县令一路当到了校尉,但因为出谋太奇,不得刘景这个更喜欢伟光正的名士喜欢,所以一直郁郁不得志,之后便投靠已经占据荆州的李昂。
他所做的事,和在司俊手下做的事差不多。不过他投靠李昂应是好几年后。因为历史记载中,刘景第一次重病的时候,李昂还没有占据荆州,才刚在汉中起兵。李昂本来想趁着刘景重病进入荆州,郑直所治理的县正好挡在李昂入荆州的路上,抵御了李昂进攻。
也是因此,在刘景在神医治疗下捡回一条命后,才封郑直为校尉。
可惜,刘景仍旧没有重用郑直。
以李昂年纪和周围其他势力状况推测,这应该是刘景第一次病得要死的时候。刘荨让郑直赶快宣旨,打的就是刘景长子寻得神医入荆的时间差。
郑直这么个人啊,说得好听叫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说得难听就是睚眦必较。
现在还看不出来,他还只是小小的报复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而已。他后来得李昂重用,手握大权之后,就很嚣张了,“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这真是别人说他一句,他就要人家的命的程度。
这样的人,他的早逝,后世猜测,很可能是被害。
而且他的儿子后来虽然继承了他的爵位,却没有什么建树。
郑直这么厉害的人,又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不可能是个蠢人。最后他儿子却只当了一个没有任何功绩的富贵闲人,李昂和其继任者都没用他,难道就没有他“擅杀”的原因
郑直的确是个很厉害的人。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很厉害,也英年早逝的鬼才。郑直虽然名声不如他,但当时评价,包括那个鬼才的势力中人都说,郑直善奇谋,和那人并列。
刘荨对郑直那睚眦必较的性子很头疼,想用他,又怕他又擅杀谁谁谁,要他来收拾烂摊子,那就很难受了。
趁着这个人现在还没发展到杀人的程度,他觉得可以抢救一下。
对了,他记得刘初虽然也有清高狂傲之名,但是性子很宽容,并不因别人得罪他,他就去欺负人家。而且刘初非常会做人,说不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