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自林如江交接了公务后,就让管家带着大部分的财物打先头进京了,去置办房子,林家虽然在京里也有宅子,可那是属于林如海的。在船上的无聊日子让人发疯了。每次船只过夜或补给时,他都会带着母亲妹妹上岸走走,也算是不多的趣味了。
刚刚在船上,觉得很是新奇,一望无际的水面,天空似乎开阔起来了。可惜,时间久了,就很腻味了。孤零零地只他们这几艘船,吃的东西也简便了好多。
虽也能和父亲打打棋谱,和妹妹念念书,可是时间长了,也没意思。所以他索性就把自己关在船舱里,日夜温习功课。遇到不懂的再去请教父亲或者老师。
看着儿子这么用心,林如江很高兴,可也叮嘱了几句循序渐进的话儿子上进是每个父母的期待,而且他也只这一个儿子了,林岫玉过继后,林如江对林季阳的期待更多了。
再加上哥哥林如海说了儿子是个权臣苗子后,他的心更热切了。还好林季阳一向自觉,否则他老子怕是要化身贾政了,用板子逼着他上进了。
当然,这些林季阳都是不知道的。林二太太怕逼迫儿子太过,经常借着黛玉的名号让他去女眷的船舱里多走走,林如江自是知道发妻的小心思,可他不是那些死读书的古板人,自是晓得劳逸结合的好处,当下也不拦着,任由儿子来来往往,折腾个不停。
每每船只停泊的时候,也赞同儿子上岸走一番,多些市井的历练,多观察下民生,别长成了膏粱纨袴之徒,只会夸夸其谈,不切实际,这更让林季阳的岸上之行便利了。
黛玉比哥哥更高兴,听了哥哥的话,她每次上岸后都把自己所写的见闻当成家书托驿站送回扬州去。
每次都找当地特色美食来品尝,虽然他能吃出来各种茶的不同,不过对他这种过惯了咖啡、红酒日子的人,茶差不多就是个解渴的东西,所以对他来说实在是不知道该怎分辨什么雪水,梅花上的水,泉水的,林如江觉得儿子虽在四书五经上很有天赋,可是却不是个雅人,品鉴不了茶的美妙,真真是个只会牛饮的蠢人儿。
在这一点上,黛玉天赋颇高,一点就通,让本来就喜欢她的林如江夫妻更是喜了了三分。煮水烹茶的时候,林季阳大多数时候看书,偶然弹个琴,等到他们喝的时候也一起就好了。至于那些什么时候的茶,什么地方产的茶之类的就不在他的关心之处了。
对于古琴这件事,他还得感谢以前妈妈对他的培养,自四岁起,学习了古琴,一直坚持到24他离世
所以现下他的古琴造诣比原主深了许多,而温先生给出的解释是他悟了,所以境界上去了。
正好有人给了他阶梯,他就顺着下了。
终于到了通州码头了,大家都长舒一口气。终于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虽然直到做在车里还是觉得晃,但是大家真的高兴。
林管家带着府里的小厮早早地候着,也知道主子们乏了,请了安也不多话,便回府了。
林家的新宅子置办在内城,是一位老翰林的旧居,这位翰林老爷告老回乡,可又不想便宜变卖着宅子。他是个风雅的人,所以不希望宅子买给商人之类,省的自己的心血被糟践了,所以留下了老管家带着几个小幺儿处理这个宅子。
林管家带着人跑了好几家的官牙子,才找到了这家。看过了宅子,林管家对房子的位置,大小,格局都很是满意,五进的宅子还带着花园子,要价虽不便宜,内城的好宅子可也不多,所以林管家便做主付了银钱,和主家一起签了买卖文书,到衙门过户了,才雇了几个力工把码头的行李搬进了新的林宅。
又找了人牙子,稍微买了几个下人、粗使婆子的,先大概齐地收拾了一下子,其他的要等到主子到了,内宅之事还是要请太太拿主意的。
现下,主子们到了,怕也是累坏了。赶紧地回去吧。他还特地请了太医,给各位主子把把脉,吃几幅汤药调养下。
半日后,方到府门前,看着挂着“林府”匾额的宅子,林家大小主子们都深感满意。婆子们抬着软轿带着林二太太和黛玉进了内院,一路上看着这江南特色的亭台楼阁,假山树木,似乎和他们在杭州的宅子没什么大的区分,都深觉满意,不过倒也带着北方园林的大气。
第二日,林大人便去衙门里报到了。剩下了林二太太带着黛玉整理内宅,打扫清除,再买些奴婢下人之类的。林管家是买了几个粗使,虽贴身伺候的都带着,可是还是缺人。要好好挑一批,慢慢调教几年,等以后再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做这些的时候她都带着黛玉,世家贵女的教养可不就是从小的这些言传身教么。细细地告诉她这其中的诀窍,怎么样的奴才都要有的。
虽然那些眼神儿活泛的可能心眼子多,可一家子里哪里只能就只有忠厚的奴才呢。心眼子多代表她的机变。有好多内宅的事儿主子不能出口,靠的可不就是这些机变的奴才么。
当然,这里有更多的就是主子如何拿捏奴才了,不能一味地逞威要强,也不能一味仁善好欺。逞威要强了奴才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