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纯粹的考试内容,那无论怎么变着花样出题,这个知识点都不会错。
如果是能力、领域、可影响人的知识点,及格的标准,是自己经过多次深入思考,经过长期使用,并且使用起来不觉得累,能向他人完整讲述并让他人理解。
比如我觉得我的时间记录能力达到60分,就是因为我不仅不抗拒,还主动长期使用,甚至乐在其中。
可在两年前,我看了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这叫懂了吗不叫。
之后我仿照柳比歇夫进行了半个月的时间记录,太累放弃了,这叫懂了吗也不叫。
在其后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习各种时间管理,也使用各种类型的时间记录,叫懂了吗不叫。
直到现在,我才能叫及格的懂,还不是全懂。
70分在对某个知识点、能力、方法的使用和理解达到及格后,至少过了1年到3年的时间,并伴随长期思考和反思,进行坚实的神经固化。
比如,有个著名的奥卡姆剃刀理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现在正在写作中使用,不断消减多余内容,用以消减熵增。从第五卷开始,我实际每天都会硬性删除5到10的字数,这也是这一卷的章节数远少于其他卷的原因。
我现在的“奥卡姆剃刀斩熵增法”,应该在30分左右,离60分还有一定距离。等及格后,再过两三年,我在使用到极多次后,才能达到70分。
80分高效精确地用出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需要这种方法或能力,都能完美使用并解决,保证不会发生意外。
注意,有个高效,而且多次,不是偶尔偶然。
比如,某个人特别会说话,那么,在许多场合许多地方,他都能用很优秀的方式,化解各方的矛盾、意外或者口误。最典型的,就是某些主持人的临场发挥,比如撒贝宁何炅这些人。
如果某个人平时油嘴滑舌,看着能说会道,可一旦到正式场合重要时刻就掉链子,在社交沟通和临场反应方面,可能有70分,但达不到80分。
这就是80分的残酷真相只有在自己领域达到一线地位、收入、水平,并且长期稳定在一线,才能证明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掌握达到80分,长期稳定是关键。
90分提炼出某个知识点、能力、方法或领域的原理,提炼出思维模式,构建明确清晰的体系,挖掘到本质,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出书。
比如,哪天我只有整理出写作体系并且针对某个写作理论出书,我的部分写作水平才能达到90分。
80分和90分的区别是,80分就有这种思维或体系,但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90分则是,知道自己知道,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80分和70分的区别是,80分拥有这种思维或体系,但70分的时候,只拥有体系的一部分,没有建立真正高超的思维,只是凭借本能或经验或小技巧行事。
不谦虚客观来说,我在网文写作领域能有70分,目前在有意识地向80分前进。
所以,各位合火人和股东,多投点月票推荐票,让我多分泌点多巴胺,加快这个进程,这样你们就能看到更好的书
100分击破原有逻辑基础与假设,开辟新的理论。
欧几里德开创公理化,牛顿的力学理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他领域,乔布斯让苹果浴火重生,任正非建立一个让大帝国对抗的公司,某位大佬与战友们建国成功等等等等,都是100分的表现。
当然,我个人认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100分,稍稍高于其他领域的100分。
我对自身大量能力使用这套评价体系,受益匪浅。
一是让我自己认清我自己原来这么菜,至今没有一个高分能力。
不对,我的“自以为是的能力”,目前在80分的程度。幸运的是,这个分数在逐渐下降。
二是,具体、清晰、直观,每成长一点,都会收获巨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促进我分泌相关的激素,从而让我更有动力培养能力和进步。
我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总以为自己随随便便看到一些理论,知道一个新名词,就叫懂了。
比如原子论,初中时候就知道这东西,就一个老头说物质可以不断再分,最小叫原子,结果还有更小的,于是觉得那个老头啥也不是
后来才知道,人说的原子和我知道的原子颗粒,是有区别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原子论衍生出一种叫还原论的理论,就是对任何组织和系统进行分解。
再后来又知道,亚里士多德创造的分类学,其实就源自原子论。
再再后来知道,结构主义,金字塔原理,结构思维,思维导图,都跟原子论有巨大的交集。
再再再后来知道,对高能粒子的研究,本质上在拓展原子论。
再再再再后来知道,原来原子论能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界大佬都在使用原子论分析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