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活了还不快闭嘴莫谈国是,莫谈国是”
不知怎地,这些传言却不胫而走,很快在大夏皇朝流传开来。
等太子在京城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京城上下人人都知道,上天预警,要二皇子还俗,因为太子无道
“这都是些什么胡说八道的东西”
太子在东宫怒不可遏,命飞鱼卫出动,在京城上下抓那些喜欢胡乱嚼舌根的人。
连太子都敢议论,不想活了是不是
可是太子忘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抓的人越多,朝野上下非议他的人就越多。
开始大家还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随便拿来说说,可是当太子把这些闲话当做一件极重要的事,在京城上下抓人封口的时候,他惹怒了那些本来无动于衷的老百姓,还有朝堂上的御史清流。
特别是后者。当他们觉得这个当政者行为不当的时候,他们能拿唾沫星子淹死你
而且大夏皇朝从开国以来就奉行“不杀言官,不斩清流”的国策,太子可以把说闲话的老百姓抓起来。但是却不能把这些清流言官打杀殆尽。
“太子无道”
“无道者还有脸腆居上位”
无数涓涓细流终于汇成滔滔江河。
如雪片一样要求废太子的奏章飞到了太后娘娘的案头。
太后坐在书案后头,翻看着这些奏章,却并没有很高兴。
她看得很清楚。
就凭这件事,怎么可能真的废太子
况且在前台一直叫唤的清流言官只有那么几个而已。
别的大部分清流言官,还有四大家族的国公爷,以及六部的尚书大人们都保持了沉默。
太后抿了抿唇,将那些奏章推给姚女官,“拿去给太子殿下吧。”
“可是,这些是要求废太子的奏章”姚女官有些犹豫。
要是太子见了这些奏章,肯定会被气得七窍生烟。
太后笑而不语。
姚女官突然明白过来。让太子难受。不就是太后的目的之一吗
“是臣女想左了。臣女这就给太子送过去。”姚女官换了笑颜,抱着这些奏章去东宫。
太子看着这一沓要求废太子的奏章,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一拳捶到案桌上。“真是欺人太甚”
姚女官忙低头,生怕自己的笑容被太子看见了,被迁怒就不好了
“这是给皇祖母的奏章,姚女官还是拿去送给皇祖母吧。”太子垂头坐回书案后头。
姚女官抬头,眼神闪烁着道“这是太后娘娘命臣女送来的。太后娘娘说,如今是太子殿下监国,这些事情。太后娘娘不便插手。”
太子松了一口气。
太后将这些要求废太子的奏章直接转给他,当然是表示太后对他的善意,表示太后并无废太子的心思。
不过,也是因为大夏皇朝有“不杀言官、不斩清流”的传统,所以太后纵然将这些奏章转给太子殿下,也晓得他不会对这些人做出什么不利举动。最多也就是罢个官而已。
再说对这些言官清流来说。最大的成就,不是官居一品,而是流芳千古。
只要监国太子真的因他们上书废太子,就将他们打入天牢,又或是将他们罢官免职。他们可就真的能青史留名了。
因此他们做这种事完全是肆无忌惮。
这一下子太子面临的局面就很尴尬。
继续监国吧,明显很多人已经对他不信任了。
可是向这些人屈服低头,将太子之位让出来,他着实是不甘心,而且更不愿意
但是他要是什么都不做,面临的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特别是江南大旱求雨一事,他派出去的特使被雷劈死,光这一项,就是他抹不去的黑历史。
而出了家的二皇子,一穿上皇子服,就立刻求雨成功的事,更是被传得举国上下众人皆知,让太子恼都恼不起来。
他内心深处,对上天还是有着深深的敬畏。
就算是巧合,也忒巧了。
太子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向太后低头,同意二皇子还俗。
这一拖,就拖到第二年立秋的时候,也就是明历二十八年的八月。
这一年八月里,大夏皇朝的五州十三道中,有三州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蝗灾。
粉红360加更送到。晚上有粉红390加更。今天三更,亲们的粉红票和推荐票可以投出来了吧
。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