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小川捉到那个半透明状态的小虫子的时候,就知道东南亚的巫蛊文明已经渗透到了内地。
从老天师那里,小乙初步了解了那个异世界。
一个以修炼蛊术为根本的文明。
按照华夏的神话以及一些传统文化。
所谓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
上古甲骨文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已对蛊毒的制作,作了象形的图示,即在一皿形容器中放有多种毒虫。
流传于世的造蛊之法,多与此相类似。
取诸毒虫密闭于容器中,让它们当中的一个把其余的都吃掉,然后,就把活着的这个虫称为蛊,并从它身上提取毒素。
如古籍中有言“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
但在那个异世界的文明,却又有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俘虏,以及东南亚的带路党手里获得的资料。
那个以蛊为文明的世界,信仰蛊术,开发蛊术。
人是万物之灵,蛊是天地之精。在那个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种,数不胜数的蛊。它们就生活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在矿土里,在草丛里,甚至在野兽的体内。
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入侵者的先贤们逐步发现了蛊虫的奥妙。
以及开辟空窍,运用本身真元来喂养、炼化、操控这些蛊,达到各种目的的人,统称为“蛊师”。
就像地球以科技作为文明前进的方向,巫蛊文明便是以开发蛊作为文明进步的动力。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蛊虫不知凡几。
比如,酒囊花蛊,长成之后,花心中会分泌出花蜜酒,这是天然的酿酒厂。
比如,饭袋草蛊,长成之后,草袋中会生长出香喷喷的米饭,种植做饭一条龙。
熊力蛊,能长一熊之力,起重机、搬运工。
草人蛊,拥有草木系的轻微自愈能力,代替了医药。
铜皮蛊,会让蛊师的皮肤防御力大增,能让蛊师承受更多的伤害,都不用穿防弹衣。
这些还都是一转的蛊虫,二转往上,更是能力万千。
蛊师的等级,正好与序列进化相反,一转的蛊师对应于序列9,九转对应序列1。
与老天师一战的就是一个四转的蛊师,具有种种神奇的能力。
比如飞翔,比如凭就能硬挡子弹。
甚至用肉身硬挨了老天师的一记天雷落,之后凭空斩出数道锋利至极的刀光,断了老天师一臂,最后跳到澜沧江中,不知所踪。
按照乙小川的说法,这个巫蛊文明,就是个特殊的生物科技文明。
掐指推算。
这时候,就显示出“相士”的强大辅助能力了。
从命运里寻找到线索,这是科技做不到的。
乙小川驾驶着“黑风暴”号直接越过长江,到了江中的崇明岛。
换了块能源晶石,这才谨慎的走进了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西沙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使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另外,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样性的动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
此外,在灵气复苏之前,湿地管理方为了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经在湿地里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木栈桥,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
两公里之外,就没路了。
“黑风暴”停在沼泽的上方,无线电、声呐、红外,各种探测装置开始工作,伊娃也开始分析数据,准备找出那个蛊师。
“真是阴魂不散啊土著,既然想死,那我就送你去死”
沼泽地、芦苇荡、水潭,各个地方都响起了怪异的声音,毫无疑问,这是通过特殊的蛊在传递声音。
伊娃一时间,也锁定不住真正的位置。
至于被称之为“土著”,乙小川感觉有点好笑,没想到有一天,地球人会被另外一个文明称之为土著。
突然,红外探测到数百个小点从湖水底部出现,上升,宛若鱼群游弋。
嗖嗖嗖
它们速度堪比利箭,须臾间就飞出水面,显露出身形来。
如果用肉眼观察,因为速度很快,所以就像是一道道黑影。
水面更像是在高温下沸腾了一般。
发动袭击的是一群长着利齿的鱼类,比鲨鱼的利齿还要锋利,泛着寒光,背部有着一抹鲜红的色彩,有一种分外的凄厉和妖艳。只不过严格的说起来,它们既有着鱼类的腮和鳞片,又有着蛙类的四条腿。应该是一种两栖动物,类似于地球上的弹涂鱼,不过这些家伙口中的尖锐獠牙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