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的快速,结果却为不少的农村人结婚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这个有点过了吧”朱惏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吴见夜笑道“以后你儿子结婚的时候,你说女方要是管你要这些东西,你怎么办”
朱惏仰着头,看着吴见夜,笑道“他不是有爸爸吗”
吴见夜笑了起来
到了潘荌邦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娘也已经将吴念一哄睡着了,就放在了客厅的婴儿床上,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即便是吴见夜不放鞭炮,他也会被外面的鞭炮声给吵醒的。
放到婴儿床里是有利于他们照顾,而这个时候,老娘与朱惏则是去煮饺子了。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吃不了多少东西了,但是习俗总是要去遵行的,这是老祖宗几百年来传下的传统。
吴见夜并不反对大家提倡新生活,但是有些传统最好还是要去遵循的。
而所谓的国外传来的节日,更多的是给年轻朋友们准备的,所以也会更加的容易流传开来,比如后世的平安夜,圣诞节,元旦,这些其实都是为年轻人准备的。
这些节日也不是让大家阖家团圆的,而是让宾馆的生意暴涨的
比如平安夜吃苹果,大家要是在平安夜的第二天,还看到自己的女朋友的手里拿着苹果,那么恭喜你,绿了
曾经吴见夜就在平安夜的时候,送过三个苹果第二天的时候,吴见夜在家里趴了一天
饺子煮的很快,朱惏跟老娘端着饺子走了进来,而吴见夜这个时候也在摆醋盘,他不喜欢蘸带有蒜泥的酱油或者醋,却喜欢在醋里放点辣椒油和香油。
饺子摆好好,老娘则是给吴见夜的便宜老爹上了一盘饺子,并且点了香。
“吃饺子了”吴见夜压低着声音说道。
“你那样不酸吗”朱惏到现在还是无法忍受吴见夜喜欢吃醋的习惯,有的时候,吴见夜甚至会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到一点蒜泥和醋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加点水然后再加点酱油和沸腾好的油,混在一起当做一个汤喝
吴见夜笑道“周树人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没有醋的饺子,敢于正视只有醋的饺子。”
朱惏无奈的笑笑“你又胡乱的改任家人说的话。”
吴见夜嘿嘿一笑,没说什么,夹起一个饺子,放到醋盘里搅拌一下,放到嘴里
嘎嘣
“我去,第一个饺子就吃到了带钱的了啊”吴见夜捂着自己的腮帮子无奈的说道。
“哈哈”
老娘跟朱惏笑了起来,第一个就吃到,还真是少见,不过这种事情也只能是出在吴见夜的身上。
不管是老娘还是朱惏其实吃起来都是比较细嚼慢咽的,所以崩着牙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身上的。
陈沛斯与朱时茂的胡椒面也开始了表演,看到他们登台,还没有演出,朱惏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我记着85年的时候,陈沛斯的头上还有一层头发呢,现在全光了。”朱惏笑道。
吴见夜调侃道“人家头上还带着帽子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啊”
朱惏白了吴见夜一眼“废话,在燕京的时候,又不是没有见到过他。”
说完朱惏又问道“对了,今年你要去柏林参加电影节,是不是就没办法去陈老的家里拜年了”
自从当初合作了孔雀公主后,吴见夜每年都会去陈镪家中拜年,朱惏自然是知道这些事情的。
吴见夜说道“估计是没时间了,等在柏林回来以后再说吧。”
朱惏问道“要不要我代你过去”
吴见夜想起了陈镪与李绣明之间的关系,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等回到燕京的时候,我给陈老打个电话就好了。”
这次别说陈镪了,就是其他的关系,吴见夜都没法过去了,只能是先打个电话,然后等在柏林回来以后再说了。
不过那个时候又要忙着去看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拍摄情况,这一拖,估计要拖到二月份了。
朱惏点了点头,也没有多想。
零点钟声前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由郭岚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演唱结束后,便是新年倒计时了。
不同于后世的春晚,这次的倒计时,并不是由主持人念出来的,而是康巴丝钟表的一个画面,画外音则是由姜坤出声。
康巴丝手表,虽然听起来像一个外国企业的名字,但其实是齐鲁省泉城钟表厂研发的一个钟表品牌,百分百的华夏血统,投产第一年,“康巴丝”就创下了年产14万只的记录。
而对于七零后,八零后的对于这个品牌的回忆则是来自于央视的黄金时段的“康巴丝”“为您报时”一度成了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康巴丝”也因此声名鹊起,并成为石英钟的代名词。
到最辉煌的1991年,年产量达到200余万只。
除了在1985年的时候,康巴丝被竞争对手海鸥横插一脚,抢了央视倒计时的广告,从1984年到1993年,央视的零点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