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夏言(4000+章节,求订阅~)(2 / 3)

众人好奇的看向吴见夜,吴见夜也看到了躲在人群后面的赵飞对着自己双手合十后,伸出了一个手指头,赵飞连忙点头。

“老吴,赵飞真跟你说过”李小莉好奇的看着吴见夜。

“是啊,我也没想到小飞飞竟然这么博闻强识,如果不是他告诉我,我还真不知道趵突泉名字的来历呢”

“老吴,你跟大家讲讲,我是怎么告诉你的,省的总有人不相信我”赵飞立即说道。

“趵突泉最初是没有名字的,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后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庙,也俗称为娥英水。”

“宋代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槛”,假借为滥,泛滥之意。“槛泉”典出自诗经,诗大雅瞻中写道“沸槛泉,维其深矣。”但泉城百姓却因“槛泉”之称太雅,直接弃之不用。对于此事,金代元好问在泉城行记中记载道“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槛泉,又立槛泉坊,取诗义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泉城百姓仍叫它“爆流泉”。“爆流”这个名字还引申出许多类似的叫法,“趵突”就是其中一种。”

“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记载“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

“一直到乾隆时,才正式将这里命名为趵突泉。”

现在趵突泉与之前的临安西湖差不多,游客并不是很多,吴见夜等人来到泉眼的时候,也就个人在这里游览,至于凉亭两侧的红柱子上还没有对联,倒是观湖的石碑还在,旁边趵突泉的石碑也在。

李小莉就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看到趵突泉石碑上上了一个点的突字,喊道“你们快看,哪里少了一个点。”

方淑在旁也是好奇的说道“是啊,怎么还少了一点了”

刚刚赵飞一阵显摆,大家纷纷把他当做了百科全书,李小莉问道“赵飞,这是怎么回事啊”

赵飞得意的说道“这个我知道,传说古时候,趵突泉之水喷涌高达数丈,几次立碑都被冲倒了,无法立住,到了明朝,泉城知府请齐鲁巡抚胡瓒宗书写立碑,因为胡瓒宗是甘省上人又是封疆大吏,泉城知府想以他之笔,标趵突泉之名,并压住这汹涌不息的趵突泉水,胡瓒宗善书大楷,字写得端庄研美。”

“趵突泉三字写完之后,选上好石材刻好石碑,端午这天,泉城知府官吏把刻有趵突泉三字的石碑竖立在趵突泉源头,第二天却发现突字宝盖上的一点竟然不见了。”

“当时老百姓都说这一点被腾空的趵突泉水冲走了,冲到大明湖去了,其中一点留在了大明湖石碑的明字上,于是明字中的日字旁多了一横,变成了现在的目”

“原来是这样啊,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故事。”李小莉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赵飞的肩膀夸奖道“赵飞可以啊,没想到你懂得也不少吗”

赵飞矜持的点了点头,自得的笑道“还可以吧,低调,低调。”

方淑在旁边歪着脑袋,突然说道“不对啊,你不是说趵突泉这个名字是清朝乾隆时期才有的吗怎么在明朝就有人提名趵突泉了”

赵飞“”

吴见夜在旁笑道“赵飞讲的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个传说,关于趵突泉与大明湖题字的传说还有很多种,比如还有一个传说,是说吕洞宾曾经在趵突泉修炼,一日,吕洞宾醉酒后,心中大悦,便在趵突泉修炼法术,他手中的浮尘轻轻一甩,便将趵突泉石碑上突字宝盖上的那一点,拂到大明湖石碑上明字中的日字上了。”

“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王母娘娘踩了一脚,反正就是众说纷纭各不相同。”

啪啪啪

这个时候吴见夜等人的后面传来了鼓掌声,吴见夜等人回头看到来人,连忙上前打招呼。

“夏老师,袁老师,张老师,你们怎么来了”

原来站在吴见夜等人后面的正是刚刚走来的夏言,袁文树,张俊祥等人。

作为华夏文艺界的前辈,以及这届金鸡奖的评委,夏言等人在国内的地位非常之高,尤其是夏言更是跟周树人等人同辈,吴见夜众人自然是要称呼老师了。

“你就是小吴吧,你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看了,我个人非常喜欢。”夏言此时已经八十多岁,身材显得有些瘦削,不过依稀能够看出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帅哥。

“谢谢夏老师,我们会继续努力的”吴见夜谦虚的说道。

简单的说一件事情,就能够讲明现在夏言在国内的影响力。

田庄庄的猎场扎撒拍完以后,送到中影审批,中影的审批领导看了这部电影后,直言看不懂,所以就给毙了,根本没有上映的机会。

后来夏言知道了这部电影,看了这部电影后,立即表示非常欣赏,于是勒令中影的领导重新审查这部电影,这才有了猎场扎撒这部电影的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