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是妈妈自己盘的,是爸爸帮她盘的。
爸爸是对的,不该让妈妈来编头发扎头发,让妈妈来,头皮和头发遭老大罪了。多谢妈妈二十年不扎头发之恩,多谢爸爸让她避免了成为秃子的命运。
不光头发扎得紧,妈妈还要给她别朵小红花,苗彩玉头皮发紧的同时又感到尴尬。她跟爸妈说了几句话,刚想走到薛华安面前说话,被妇女队长薛彩霞叫住,让她过去。
不得已,苗彩玉只能先离开,看看唱歌前有没有空时间,没空时间的话,只能等唱完再找薛华安了。
明明很近的距离,队长太会挑时间了。
临近九点,台前台后围满看热闹的人,台子两边空出来了,不让坐人。
唱山歌是第一个节目,整个文艺汇演由苗彩玉和李青松的对话开场。他们两人没站在一起,不光没站一起,还站在各自队伍的最后排。
负责文艺汇演的队长原本计划让他们分别站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被苗彩玉否决了,她说他们两人
个子太高,站第一排看起来很突兀,还是站最后一排融入队伍比较好。
队长不信邪,他俩就按他说的站,确实突兀,他俩把前两排的人衬托得很矮,好似发育不良。为了让前两排的小年轻们看着好看些,他俩就回归各自的最后一排了。
姑娘小伙们分别站在台子两边,没人出来让大家安静下来,苗彩玉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起,大家不自觉安静下来了。
苗彩玉开口说话,李青松接话,两人对话用的是当地方言,大家都能听懂。
女声娇俏灵动,男声清朗温暖,不需要喇叭,两道声音都能让离台前台后不远的观众听清楚在说什么。
离得比较远的或许听不清内容,但是能听到他俩的声音。赵美凤坐在女儿提前占好的绝佳位置,视线往小伙子队伍看去,看看是哪个小伙子发出的声音。
台下观众很少有既认识苗彩玉又认识李青松的,认识苗彩玉的去看李青松,认识李青松的去看苗彩玉,看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都不认识的观众,两人都看,位置很后面,看不到的还踮脚跳起来看。
r 对话结束,两人开始唱起山歌,唱山歌声音比对话更响亮,他们唱了开头两句,合唱对唱就开始了。
山歌内容欢快,姑娘小伙们唱得欢快,观众们听得也欢快。
打头的唱山歌结束,台下一片欢呼和鼓掌声,姑娘小伙们随着队伍离开,纷纷融入观众当中,两个公社干部上台讲话,讲一些鼓励社员的话。
干部们讲了十分钟,讲到赵美凤都快没耐心的时候,他们终于报了下个节目。
下个节目是知青们出的节目,诗朗诵配上音乐,音乐是用口琴吹奏出来的。
诗朗诵节目文雅,然而没多少人看进去听进去,总觉得软绵绵没力量,口琴声也不够大,不如唱山歌的有劲。
大多数人听不懂诗的内容,台下越发嘈杂,苗彦庆倒是听得仔细,节目结束,他很想鼓掌,手稍微抬起来,见四周没人想鼓掌,又默默把手放回去。
苗彩玉已经回到爸妈身边,喝了好几口水嗓子才稍微舒服点,知青们的节目她没认真听,全程和妈妈嘀咕说话,余光注意到爸爸的动作,才知道知青们节目结束了。
爸爸不敢鼓掌,她带头鼓掌。赵美凤见闺女鼓掌,跟着鼓掌。
附近坐的都是熟人,她们母女俩鼓掌,带动一片人鼓掌。
实际上孙素兰薛华萍母女也有认真看诗朗诵,她们听不太懂,却能感觉到这个节目的用心,苗彩玉赵美凤鼓掌了,她们很快跟上。
后面的节目都是社员表演,内容不见得多好玩多有意思,大家主要想看熟人上台“出洋相”,熟人表演什么,他们瞧着都乐呵,能笑个不停。
又看了两三个节目,苗彩玉坐不住了,把小红花拿下来,让妈妈保管好,她要找薛华安去别的地方走走。
台前台后挤满了人,她想传话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人传话,好在都是熟人,话很快传到,薛华安看向苗彩玉,她朝一个方向指去,示意他往那边走,薛华安点头。
薛华康就坐在他们之间,见他们要走,他也走了,三人站起来,弯腰走出人群。
出来的时候薛华安掌着两个板凳,他自己的和苗彩玉的。
薛华康只拿了自己的小板凳,他的家人,除了他们兄弟俩,貌似都不着急走,想坐在前排的好位置上看完表演。
苗彩玉手里也拿了东西,
一个搪瓷缸子,里头是她爸出门给她备好的茶水,让她润嗓子的。
薛华安苗彩玉打算离开这里,薛华康暂时不走,他去找程思念,程思念没带小板凳,唱完歌在人群边缘待着,他拿着小板凳去找她了。
三个人往两个方向走。
从人群中挤出来,苗彩玉问薛华安 “你想再过来吗你想的话,我回家洗把脸,重新扎个头发再过来,我妈给我扎的辫子,扎太紧了,半个上午头皮发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