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章(5 / 6)

青年太子充耳不闻,他嘴角噙笑,满脸的春风得意。

苏妧看着他的模样,心跳瞬间便乱了序,只觉得这样意气风发的李承乾,实在是令人心动极了。

长孙皇后身旁的宫人见到李承乾,纷纷行礼。

李承乾挥了挥手示意她们不必多礼,便与苏妧并肩而立,跟长孙皇后说道“阿耶又要与在宫中留宿的叔父们畅饮了么”

长孙皇后望着眉飞色舞的太子殿下,笑道“你终于立妃,你的父亲心中高兴。”

李承乾闻言,露出一口白牙,“我心中也高兴。”

苏妧“”

皇后殿下大概是觉得太子这模样,真是令人没眼看了。她说道“我看瑶奴也累了,你快点带她一起回东宫去吧。”

李承乾“那怎么行我和瑶奴要先将阿娘送回立政殿后,再回东宫”

皇后殿下笑睨了太子殿下一眼,也随他。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将母亲送回立政殿后,两人便慢慢走回东宫。路上,李承乾还嫌那拿着宫灯之人在旁边碍事,于是让人离远点,他自己拿着宫灯与苏妧一同走在会东宫的路上。

苏妧在路上跟李承乾说着晚上家宴认识的人,她说一下子见了太多人,许多人如今已经不记得长什么模样,不知道下次见面的时候对不上号,对方会不会不高兴

李承乾一只手提着宫灯,一只手牵着苏妧,他的语气十分轻快,“怎么会不高兴今晚人本就太多了,记不住都是人之常情。谁要是不高兴,我便找与今晚这么多亲戚的御林军,让谁来将御林军的人名与面孔对上号。”

苏妧听了,忍不住笑“我才不信你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李承乾听着她的笑声,也忍不住笑问“那你信我会做怎样的事情呢”

苏妧微微一怔,她想起了家宴时跟杨宜歆说的张良娣。

苏妧“高明。”

李承乾“我在。”

苏妧犹豫了一下,想问,可又觉得不应该问。

李承乾却像是早就知道她的心思一般,“在家宴上听了说了张良娣的事情”

苏妧也不回避,笑着反问“张良娣的事情还需要在家宴上听说吗可别忘了李蕴对殿下的情意,便是在圣人与皇后殿下为您选良娣的时候被万泉听见的。”

李承乾听到苏妧的话,干脆停下了脚步看着她。

苏妧被他看着,也十分坦然,“我不曾妄想你的东宫并无其他女子。”

李承乾听她那么一说,反而自己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虽然东宫里确实有其他的女子,但那些人与苏妧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李承乾“我若是对自己毫无要求,便不会在李蕴说不求名分愿陪在我身边时,婉拒了她的情意。南阳身世坎坷,她被送到东宫当良娣并不是旁人所想的那样。”

苏妧笑着“哦”了一声,“其实我并未多说些什么,我并不是胡乱吃醋之人。”

李承乾“”

苏妧越说越顺口,反正大话不要钱,随便扯就是,更何况她说的也并不完全是大话。

“我进宫时,便与自己说,日后要像皇后殿下,为你”

话语一顿,她没能再说下去,因为她被李承乾一把抱住了。

李承乾抱着怀中的苏妧,微微闭上了眼睛。

“瑶奴,其实你不必像谁的。”

苏妧愣住,这是什么意思。

可忽然紧紧抱住她的太子殿下这时候已经松了手,他放开怀里的女子,望着她来不及反应的神情,然后看向不远处跟随的宫人。

他皱着眉头朝宫人做了个非礼勿视的手势。

“瑶奴。”

他回过头,轻喊她的名字,然后一个轻柔的吻落在她的额头。

李承乾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父亲是个慈父,既不会打也不会骂,就是有什么想法也是让老师委婉地教导。

李承乾对父亲是尊重的。

但他情感上,与母亲更为亲近。可能天底下的子女,生来便是与母亲的感情更好。母亲怀胎十月,生他养他教导他,不容易。

人人称赞母亲是贤后,母亲所得到的也是旁人无法比拟的恩宠。

可年幼时的李承乾,曾见过母亲黯然神伤的模样。次数不多,却足以在太子殿下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人,心中并不是不难过,也并不是不在意。

只是心中明白难过无用,在意枉然,因而选择了另一条路。

在李承乾心中,母亲长孙皇后是个温柔而强大的女人。

上善若水。

母亲既有着如水一般的温柔,也有着如水一样的力量。

每次父亲有烦恼的事情,或是在朝会上与群臣有不同意见,甚至有时候气得要将魏征那根棒槌贬官时,母亲都是适时出现,为父亲排忧解难。

李承乾记得有一年过年时,父亲和母亲带着他和几个弟妹放天灯,放天灯都会许愿。

父亲说希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