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番外:李乂(1 / 6)

枕刀 大白牙牙牙 12558 字 10个月前

番外李

大燕朝国祚绵延两百六十七年,名流豪杰辈出,有人擅兵法谋略,有人领诗坛画坛一时风骚,有人开创新的书法流派。

这个朝代,也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话本最盛行的一个朝代。

其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就是一个笔名叫时渡的人,以一己之力,在话本里写尽人世间七情六欲,略遍人世间爱恨恩怨。

史书没有记载下时渡的真实身份,后世无数书迷对他的身份多有猜测,在一次又一次争执中,他们争论出了时渡的大致侧写

他应当出身名门,否则不可能详细写出当时的名门风流生活,后世无数史学家研究大燕朝的名门,都会去认真研读他的作品;

他应当才高八斗,否则话本里不可能会写出那么多流传于世的经典诗文;

他应当还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否则不可能将那种“想要触碰月亮又缩回,想要靠近又只敢悄悄窥探月色”的遗憾情绪写到极致

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一定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1

被建元三十七年那场巨变彻底颠覆过人生的,除了卫如流,还有李。

题记

2

十五岁前,他是李。

他有一个性子不羁的父亲。

父亲李不言才华横溢,生性不羁,有名士自风流的气度,受父亲的影响,李看着君子如玉,实际上也不喜欢死读书。

每到农忙时节,李不言会带他去农庄里收割粮食,亲身体悟民生艰苦。

李不言指着那些在地里劳作的百姓,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饱经世事沧桑的痕迹“民生多艰这四个字,写在书本上,就是单纯的一个词。只有亲自走进这田地里,才能做懂里面的学问。学识出众的官员比比皆是,能做懂这方面学问的官员却不多,爹不希望你将来出仕后就忘了百姓。”

李用眼睛认真看着眼前的一切“这就是爹给我取名的原因吗”

李不言卷好袖子,走进泥泞的田地里,回头对李笑“是啊。做官之人心中要是没有百姓,那只会成为天下百姓的不幸。”

李不言还鼓励李和同窗在外游学,哪怕他大半年不着家也没事,只要记得每月来信报个平安就好。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儿,人生当惬意时还需好好享受,莫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李不言科举出身,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平生极喜欢圣贤文章,也喜欢写话本。

李不言从不以自己的兴趣为耻,但身为是朝廷命官,李不言只能悄悄的写,还给自己取了个奇怪的笔名六笔。

李一直都觉得这个笔名很奇怪。

再说了

“李字是七笔,爹,你是不是数错笔画了。”李提醒道。

李不言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你爹会犯这么低级的错吗。我原本想取笔名为七笔,但担心会被熟人认出来,干脆就把七改成了六。”

这个解释,勉勉强强说服了李。

李是李不言的忠实读者。

李不言写好的话本,他总是第一个看到的人。

闲暇之余,李会为李不言画话本插画,还会帮诗才平平的李不言想些诗句。

李不言总笑着说“等话本火了,为父的润笔费分你一半。”

事实上,李不言写的那些话本不仅没赚过钱,还总是要往里面倒贴银两。

但李不言总是乐此不疲。

李不言是李见过的,最热爱生活的人。这样的人不容易钻进牛角尖,可一旦钻了进去,也比寻常人要难走出来。

一天,李不言从衙门里回到家,找到正在书房里温习功课的李,用力攥着他的肩膀,激动说自己写出了一本特别满意的话本。

“为父的这本话本,一定能够名垂青史”李不言无比肯定。

李又无奈又好笑,作为一个官员,心里想的不是靠当官治理一方青史留名,而是想靠写话本名垂青史,这可真是不过李不言高兴就好,就像李不言一直支持他的兴趣爱好一样,李也很支持李不言的兴趣爱好。

这本话本,李不言删删改改,写了足有大半年时间。就在话本即将彻底成型前,李不言一个不小心把话本手稿弄丢了。

不忍心看李不言就此意志消沉,李陪着李不言找遍了每一个可能的地方。这一找,就找到了詹事府。

原来话本手稿是掉在了詹事府,被皇长孙捡到了。

李站在长廊尽头,看着前方的皇长孙。

他早就听说过皇长孙的美名,但因为以前李不言都是外任做官,大半年前才被调回京城,所以这还是李第一次见到皇长孙。

有些人单是站在那里,就会让人觉得不负世间盛名。即使从来都是天之骄子的李,都无端生出一种自愧不如的心思。

皇长孙手里握着话本手稿,应该正在等着失主来寻,就在李不言要上前拿走手稿时,太子过来了。

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