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势不可挡(1 / 2)

那些年的票房依旧非常凶猛,仿佛是一头洪荒猛兽出笼,简直是势不可挡。

在宝岛。

那些年第三天票房是1245万台币。

第四天票房是1325万。

第五天票房是1428万。

第六天票房是1123万。

第七天票房是1092万。

在香港那些年第三天票房是326万港币。

第四天票房是324万港币。

第五天票房是223万港币。

第六天票房是362万港币。

第七天票房是329万港币。

这样恐怖的票房趋势让所有人惊愕。

“那些年的票房究竟能有多少”

“它到底能不能打破影史记录”

两个月后,那些年正式在宝岛和香港下划,它在宝岛和香港的票房也正式定格。

在宝岛它的总票房是46亿新台币。

这样一个恐怖的成绩让那些年成为宝岛华语史上排名第三的影片,仅次于商业大片赤壁之战和本土文艺片错去的时光。

在香港它的票房也定格下来,足足有6186万港元。

这样的成绩让它傲视群雄,打破了曾经功夫小子所创造的6127万港元的票房神话。

现在那些年成为香港华语史冠军。

那些年的成绩是所有人都没有想道的,香港和宝岛人根本想不到一部来自内地的青春电影竟然能取得这样的傲人成绩。

以至于当这个成绩公布之后所有人都几乎鸦雀无声。

“这怎么可能”

“那些年竟然这么猛”

“徐乾也太厉害了吧”

“竟然连功夫小子创造的记录都能打破,太厉害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没想道徐乾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能取得这么高的票房。”

两岸三地齐齐为那些年的票房震动。

宝岛媒体。

“徐乾成就那些年的票房神话,徐乾已经是新一代导演的标杆人物。”

“那些年成为宝岛华语史排名第三的电影,仅次于赤壁之战和错过的时光。”

“那些年的成绩闪耀古今,注定在影史上留下一笔记录。”

“那些年之后谁也不敢将徐乾当作一位新锐导演看待”

香港媒体。

“影史记录被那些年打破。”

“那些年成就新的票房神话。”

“那些年打破功夫小子所创造的票房记录,成为新的传奇。”

“徐乾一片成名,成为一名富有名气的导演。”

“徐乾拍那些年所遇到的阻挠。”

“那些年的成功预示着青春片的崛起”

“那些年豪取6186元港元票房,奇迹”

“奇迹是用来打破的,那些年证明了这一点。”

大陆媒体就更是疯狂了。

在各大电视台都播报了这样的新闻。

“新生代导演徐乾拍摄的那些年在宝岛和香港取得佳绩,在宝岛那些年获得46亿台币,成为仅次于赤壁之战和错过的时光的电影,在香港那些年获得6186万港元,打败功夫小子成为新的记录”

“这么多电视台都疯了吧,竟然都报同样的新闻。”

“厉害了我的哥,徐乾这次算是彻底的牛逼了。”

“功夫小子可是经典呀,没想道竟然被那些年给打败了。”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些年成为电影界新的标杆。”

“徐乾也算是一片封神了吧,以后谁还敢小瞧他只凭借一部那些年就够徐乾吹一辈子。”

“宝岛和香港票房都这么高,徐乾又可以赚一大笔钱了吧,我估计现在他身价不菲。”

“现在徐乾是典型的钻石王老五,他已经是很多人的梦中情人了,长得那么帅,现在又有钱,谁还在乎他的过去谁还在乎他的人品,无数女生飞蛾扑火的就扑上去。”

国内的网友简直疯了,他们没想道那些年竟然这么剽悍,竟然能在香港和宝岛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

因为内地电影起步晚的原因,总觉得内地电影比香港和宝岛差一点,可是那些年这次算是让“内地电影”扬眉吐气了。

毕竟虽然三个地方都同属华夏,但因为一些历史遗留原因,还是有一些竞争的。

许多网友把宝岛和香港网友的评论都给截了过来。

“那些年真的好看,比我们这拍的青春片好看多了。”

“内地电影现在崛起的好快呀,我感觉我们宝岛已经落后了。”

“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内地电影了,庞大的电影市场已经促进了内地电影的飞速发展。”

“那些年真是牛逼,竟然能超越功夫小子。”

“我觉得香港电影人不应该再故作清高,闭门造车了,应该融进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