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红历十一年 青梅,暴富,大赦(3 / 7)

[红楼]官高爵显 般柴 16451 字 9个月前

柜。

施掌柜当即派人来跟贾寰交涉,约定了交款赎人的日期、地点

三日后,牟尼院山门外。

一方交人,一方交钱,当众交割得明明白白。

“了凡”入袋三千两雪花银。

一笔不小的数目。

原著中凤姐给贾环成亲的预算,也就三千两。1

雪雁全程围观,目送王嬷嬷随着施掌柜远去,纳闷地问贾寰

“世上真有这么痴情的男人”

贾寰轻笑“世上的男人那么多,总有几个痴心的,咱们也不好说施掌柜就一定藏了奸,纵然他是真心的,王嬷嬷跟了他也没好日子过的,且等着看热闹吧。”

贾寰把“交割”地点选在牟尼院,一则方便林黛玉收钱,二则要借庵堂香众的口宣扬此事。

以牟尼院的人流量和话题度,最多三日,此事就能传遍京城。

三千两雪花银,慢说买一个王嬷嬷,就是买顶尖的扬州瘦马,也能买好几个了。

施掌柜身为商贾,闷声发财的人,主打一个低调。

忽然出了这么大一个风头,同行侧目,京城是待不住了。

他趁着年关,火速处置了各处产业,待开春破冰之后,就立刻带着家小回南。

施掌柜“拐黛”失败,一大半败在雪雁身上。

他没料到雪雁一个娇滴滴的小丫鬟,心眼那么多,胆子那么大,敢孤身逃出商队跑回京城报信。

贾寰也替雪雁后怕。

当时商队已经出京两百里,全靠她两只脚往回走的话,怕是还没走到城门,脚先走烂了。

雪雁一则有“尼姑”身份遮掩,沿途跟人化缘,靠着佛祖的面子,不花钱解决了食宿。

二来她运气不错,遇到了一支来京中勋贵人家“缴租”的车队,跟庄头攀上了交情,蹭人家的马车赶了上百里路,然后就遇到了贾家派去搜寻林黛玉的队伍,顺利会合。

林黛玉能平安脱身,天大的运气,可一不可再。

牟尼院那边,静慈师太加大了对她的“监管”力度,

贾母也是如此,把她身边那个叫“鹦哥”的大丫鬟派到了庵中陪伴黛玉。

黛玉为她改名“紫鹃”,主仆相处融洽,与雪雁反而日渐疏远了。

雪雁委屈。

她虽然在“拐黛”事件中立了功,却“背叛”了黛玉,令林黛玉心生嫌隙。

贾寰悄悄安抚雪雁

“你跟着你们小姐读了那么多的书,那史书上历代的忠臣良将,有几个是得皇帝欢心的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林姑娘也是一时糊涂,才厌恨了你,早晚会明白过来的。”

雪雁破涕而笑

“三爷可真会哄人,那些史书上的昏聩皇帝,都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醒悟忠良的好,果真如此,我希望小姐永远不知道我的好”

“”

说笑了几句,雪雁又问起林如海的病

“我们老爷”

“已经殁了,在敬太爷的寿诞之前,九月初三那日就殁了。”

雪雁惊呆。

果真如此的话,那诓骗黛玉“南归”的人,摆明不安好心。

林黛玉即便能顺利回到扬州,她也见不到活着的父亲

人她见不着,却也走不了,成了皇帝掣肘“四王八公”勋贵阵营的人质。

林如海此时若是没死,看到女儿千里迢迢入彀,才真要死不瞑目了。

他从扬州写给贾家的信上,说自己“病势沉重”,一日里要昏睡大半日,政务全靠幕僚操持,已经跟皇帝上了几道辞官折子,皇帝不允,他半死不活地做着“鹾政”,怕是要被拖死在任上

贾母收到信件时有延迟,以为女婿尚在人世,实已天人永隔。

贾寰也因为此事,对狗皇帝半分好感都无。

臣子重病,循例辞官归乡,养病也好,归葬也罢,都是人之常情。

泰和帝不顾林如海沉疴缠身,牢牢把人钉在扬州任上做靶子,用来钳制贾家和京中勋贵势力,阴损无情至极

可怜林如海一生勤谨,一甲探花,出仕二十年,赔光了家产不算,还要搭进去性命

有他这个反面教材,那贾敬中了进士后原地躺平,看似颓废,实则明智,起码得了十几年安生日子嘛

后世富二代最大的败家是“创业”,中产二代最狠的“啃老”,是京沪奋斗,躺平反而皆大欢喜。

这个奇葩规则同样适用于红楼。

贾家最终被抄家,就是因为不肯躺平,可着劲地瞎折腾

大房贾赦心里没数,勾连外官,“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二房贾政同样心里没数。

他身为“勋贵”已经够扎眼,还要再叠加“外戚”buff,还要儿孙“弃武从文”既要又要还要,问题是“油”和“水”能在一口锅里煮吗

拧巴的路子注定走窄

贾寰穿书之后,看着乌泱泱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