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大排档开张
看着江老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 林泽心情倍儿好。
江老是青山县的儒生大佬,威望高得吓人, 再加上师门背景, 基本在这个小地方对方说要做的事情,其他人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会拒绝。
而交换生这个事情,更是怎么看都是他吃亏,有江老牵线领头,众人放着好处不吃。
不过在林泽看来他并不吃亏,胜利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兵不血刃、不战而败。
他这叫文化入侵, 21天养成习惯, 敢把学生往他这里放上一个月, 他保证下回泽珛私塾招人的时候, 青山县其他私塾只能干瞪眼,不想私塾倒闭, 就只能乖乖听他指挥
段文赛等人离开,紧接着河边村的河鲜也打捞好匆匆忙忙送了过来。
光是鱼虾蟹足足就有万斤左右,其他螺蛳贝肉黄鳝等等约莫五千斤, 领头送货的人是王毛子, 销路是他联系的, 村里也不管他才十几岁,反正交接工作交给他主持了。
“你们这是怕我跑还是怎么的一下子给我送这么多。”
林泽看着码头船上密密麻麻的货物没忍住嘴角直抽抽。
虽然最近天气开始转凉, 东西不会坏得那么快,可河鲜这东西不同,一旦死了没有急冻保存是很容易臭的。
当然, 他也不是没有想好保存的办法,非常简单的硝石制冰,找个地窖做简陋的冰箱使用,可头一次就送这么多数量他这边具体大排档开摊情况还没稳定呢。
章珛也非常为难,“我记得按照契约首次送货我定的是八千斤鱼虾蟹,两千斤螺蛳贝肉这些”
“林先生林夫郎,是这样的,今年河里的产物比往年多了很多,我们怕不捞点都堆在河里闹腾,后面就都死了,所以才多捞了些,这多余的我们就当半卖半送,你们给半价就行。”
王毛子也不好意思。
不过谁让今年河里产得实在太多了,再不赶紧捞些出来,河里挤在一起后面很容易全部光荣牺牲,这些都是淡水河鲜,不敢往远了靠海那边游。
林泽闻言沉吟一会儿,才脸色严肃点头,
“既然如此,这次就算了,但以后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必须先按照契约来,不然我跟你们签契约做什么我这边销售数量也是有预估的,超出了预估剩下我就得赔钱。”
“这次作罢,如若再有下次我会找你们按照契约索赔,你回去告诉那些村民,如果担心鱼捞不完死掉的话可以先风吹腊起来,我到时候也会收购,你们那边村子过年不是都擅长做腊鱼干虾么。”
“林先生,你还要买腊鱼干虾啊这农家人都会做,能,能卖得出去吗”
王毛子听他们竟然要风吹腊鱼跟干虾,有些吃惊。
他们河边村子因为鱼虾太多,每年过年其他村子人都做腊肉香肠什么的,河边村就只能做腊鱼干虾,如此方便保存。
以前大家也不是没想过卖鱼虾的干货,但是大多跑商根本不愿意带这种利润低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一般农家人自己都会做,根本舍不得花钱在外面。
所以林泽要收购,王毛子确实吃惊得很,想不出林泽有什么方法变废为宝。
“我自有我的办法,你们做好原产就是了,银子不会少你们”
河鲜死得快,着急处理,林泽可没时间多啰嗦。
给王毛子结了账,当天下午就回村把之前招好的人手喊到一起,交代安排,务必尽快把手上的河鲜卖成银子。
村民们早等着林泽发话上工赚钱,各个激动兴奋,认认真真把林泽交代的话记牢,然后按照分组抽签,决定他们上工的地方。
6人一组,分了10组,数万斤的河鲜跟螺蛳黄鳝分下来,一组大概能拿到一千多斤的货。
如果是平日,村民肯定得发愁这么多的河鲜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就卖完,今天卖不完死掉明天可就臭了。
但现在大家不愁了,暂且不说林泽配好的调料做出来的河鲜味道堪比酒楼,就是单单是林泽神通广大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冰,就足够大家信心满满,不愁卖完不东西坏掉了。
一千多斤的河鲜货听着多,可只要大家认真卖,一个城镇完全很快就能消耗掉。
河鲜货送过来的当天晚上,林泽就把大排档营业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抽签抽到近的就回家休息,抽到比较远的镇担心去晚,连夜就赶车出发了,为了挣钱所有人都很努力。
每个镇上的摊位林泽也都是提前打点好的,所以大家只需要为招揽顾客发愁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
青山县数十个小镇,不约而同在最热闹的街头出现一个用油布搭起来的大棚子。
那大棚子十分特别,油布是喜庆的正红色,非常醒目,里面整齐的桌椅板凳,炉子开火马上飘出的鱼汤味儿,顿时就吸引了路过所有人的视线和嗅觉。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天气凉,各位进来歇脚喝完鱼汤暖暖身,咱们好味道河鲜今天头一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