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女子本难(3 / 4)

银子有了些效果,罗狱头让他们先选。

虽然一辆三十五两的银子让人咋舌,可是苏耀还是做主买了两辆,这样苏家的女眷和孩子们以后都能坐车了。

何家只买了一辆,他们家人口少,一辆足矣。

有了驴车,罗狱头也没急着上路,反而是在驿站里休整了几天,让苏钰这几日着实好好休息了几天。

苏泰和也在这几日的休整中恢复了不少精力,再次上路时,他还能坐在驴车上考苏清腾几人的功课。

经过土寨族之后,他们一行人总算是正是进入西境的土地,人也渐渐少了起来。

现在驿站越来越少,间隔的距离也越来越长,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荒郊野外的破屋子和破庙里过夜。

轰隆隆

天空的乌云越聚越厚,雷声就像是在头顶炸开,眼看着大雨就要到来,罗狱头大声喝着队伍前进,决不能留在树林里淋雨。

还好在大雨降下前,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座废弃的村庄。

苏何两家被分到了一个小院子,虽然荒废了不久,可意外地没有漏雨,他们把屋子随便打扫了下也就能住人了。

而更让他们惊喜的还是跟堂屋连着的厨房,里面竟然堆了不少柴火,完全能够他们烧火做饭还有洗澡了。

罗氏笑呵呵地摸着干柴感慨自家的好运气“有了这些柴火咱们就不用在去淋雨找柴了。”

谁能想到

面前这个头发乱蓬蓬的妇人两个月前还从来没有进过厨房,连面粉是小麦碾的都不知晓。

“就是,咱们烧火做饭吧。”张氏也跟着笑,两人手脚麻利地把锅架在灶眼上这才转头吩咐“信厚,你去后院看看有水井不,然后拿桶到院子里接着些雨水。”

有了嫂子们的齐心协力,苏钰已经不需要再管吃喝拉撒,反倒是有了时间静下心来跟苏泰和商讨自己的打算。

他翻看过书铺里所有关于西境的堪舆,虽然每个县城的气候略微有些差异,但总得来说那边的气候都是以温和为主,冬天不需要穿棉衣,夏季也不用恨不得泡在水里。

按理来说这种气候应该是非常适应人生活的,可是不巧的是边境挨着邻国,是军队驻扎的地方。

老百姓们潜意识里都是远离战争,当然不愿意留在这生活,久而久之这里人口越来越少,经济也就越来越差。

“你是说咱们家种水果为生”苏泰和问。

“没错,边境低矮的山多,最适合用来种果子和养鸡。”

这叫套种模式,是他在现代农业频道里学到的知识,果树下种些草,然后养些鸡,草能喂鸡,鸡粪也能肥土地。

“不管种何物,可是都不能去做商户。”苏耀插话。

就算到了这种境地苏耀心里对于自家能很快重返宝奉郡的信念都还十分坚定,一路上对于孙子们的功课抓得比在府里还紧。

“知道了大哥,这你就放心吧。”苏钰连忙保证。

“现在咱们先这么想着,具体种些什么,等分了宅子再决定吧。”

苏泰和拍板决定,而苏耀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对于以后的生计之事就完全不关心了。

屋子外的雨越下越大,眼看着不是一时半会能停,雷声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苏家几人在屋子里谈话时都要靠吼,所以根本听不见旁边院子里发生了何事。

第二天孟爷例行巡查时众人才知,这程家的老夫人昨夜被自己的两个庶孙女联合捂死了,还是早上程家媳妇出门打水时才发现老太太赤身地躺在泥地里,嘴里还被塞满了泥土,而杀人的两个女子昨夜就已经上吊了。

“真是造孽啊造孽。”朱氏信佛,一听这消息眉头就没

松开过,一想起还有付家的三个女子,她连忙冒着雨去了付家。

而苏钰只是“嗯”了声,就转身做自己的事去了。

在驿站时苏钰只是埋下了恨意的种子,没想到这老妇人一路上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有好几次他都看到有女子被狱卒们带出破庙不知去往何处。

而每次这种事发生之后,程家总能不出银子就住到好屋子。

苏钰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就在下雨的一夜,他看到其中一个女子步履踉跄地回到破庙,眼神里早就有了死意。

土寨族的暴行不仅没给这些狱卒警告,还让他们也伸出魔爪走上了跟土匪们相同的路,而程家老妇人完全不把这些庶孙女当成人,所以才会高高兴兴的把人送上,也同时把自己送上了黄泉。

闭上眼睛靠回窗台,苏钰食指微微一动,耳边全都是苏诗欣逗弄孩子们的笑声。

女子本难对这几个程家庶女来说,她们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死或许才是解脱

这事几乎没有掀起什么风浪,两个女子最后还是苏泰和安排苏家男子挖了几个坑给埋了,狱卒们只是骂了几句晦气之后就不闻不问了。

这雨在第二天中午只停了一小会就又开始继续,他们上路的时间再度被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