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穷的可以,十里八乡连个平房都没有,更别说楼房。
条件稍好点的,住的是红砖瓦房,差点的,住的是泥巴拌草糊成的土坯房。
像他家,条件应该不好不坏,一排四间瓦房坐北朝南,大石块打地基,约莫半人高处衔接红砖,房顶用的是扎成捆的芦苇杆,估计是手头不宽裕,没像对门邻居家那样,在房顶铺瓦片。
不过宅基地很大,约莫有五百多平方,四间瓦房占中间,把农家院分成了前后,后院东边是猪圈,养了头伢猪,正对猪圈的是茅坑,中间是菜园,行陇齐整,种着时令蔬菜,不过菜园不大,只有两分地。
菜园不大的原因姚祺年无意听人说过,没分田地单干之前,生产队允许养鸡养猪种菜,但也有硬性规定。
每家每户菜园总面积不能超过两分地,无论公猪母猪,只能养一头,鸡鸭鹅数量不能超过三只。
至于花椒、芝麻、大豆之类的经济作物,一概不能种在房前屋后,如果被举报,基建队会过来砍掉不说,还要罚钱批斗。
总归是不能走上资本主义的歪路。
不过这种现象终止于去年的三中全会。
会议召开之后,原本的土皇帝生产队长,就不大管事了,今天你家多养几只鸡,明天他家买两头伢猪,生产队长只当瞧不见,久而久之,大家伙纷纷效仿,日子倒也比前几年好那么一点点。
不过,这些在姚祺年看来,还是穷
平心而论,姚家人挺勤快,后院养猪种菜,前院就拿来养鸡鸭鹅,房屋四周还种了桃树梨树柿子树。
尽管养的家禽多,但小院被姚祺芳洒扫的很干净,没有半点鸡屎鸭屎味。
“小弟,吃饭了。”
喊人的是贡付姐,姚祺年的大嫂,去年年末才嫁过来,对公婆和小叔小姑都比较友好,一家子相处很和睦。
姚祺年应了声,去厨房端属于他的稀饭。
姚家现在是两代同住,户主是姚四海,也就是姚祺年现在的父亲,今年才四十出头,不过因为常年操劳,看着像是五十多岁的人。
姚祺年现在的母亲叫王乃云,手脚勤快,话不太多,跟姚四海一样大,看着也很显老。
两口子生了两男一女,老大姚祺田,二十三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相较他,大嫂贡付姐要更为能说会道,在媳妇辈里口碑比较好。
姚祺年是家中老二,比姚祺田小三岁,高中刚毕业,两个月前跟新老三届的考生一块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能考上。
姚祺芳是家里幺妹,才十三岁,刚上小学五年级。
因为是老来得女,姚四海两口子不像别人家那样重男轻女,不能说怎么宝贝姚祺芳,但至少不会刻薄她,兄妹三个几乎一碗水端平。
也正因为这样,姚祺芳比村里同龄姑娘更活泼,也很讨喜,经常跟姚祺年打嘴仗。
这会儿兄妹两因为最后一根腌萝卜归谁拌起了嘴。
“二哥,我是女娃,你是男娃,我们老师都说了,男娃要让着女娃,不能尖酸刻薄。”
说完,姚祺芳就从她二哥碗里夹过萝卜条,咬得嘎嘣脆,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姚祺年因为她那句“尖酸刻薄”嘴角抽搐,忍不住问她“大妹妹,你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
姚祺芳看他眼,没听懂,还板着小脸特认真的解释“我们语文才不是数学老师教的,语文老师刚毕业,还会教我们说俄语呢。”
姚祺年可不关心她老师会不会说俄语,他吃饱了,搁下碗筷准备去生产大院。
这时,王乃云出声提醒“年娃子,你爸让你带上扁担,估计是要担稻种,我看你再带两个篾篮过去,搞不好就能用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