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间便又是白日。
江萤卯时前后起身。
更衣梳妆后,便随着容隐入宫面圣。
大抵乾坤殿前时,也不过是辰时方过。
此刻天光还未大亮。
却有成群的太医自乾坤殿里出来。
看神色皆是凝重。
容隐敛眉。
上前询问送他们出来的宦官德瑞“父皇的病情如何”
他看向那些太医“为何清早便宣太医会诊”
德瑞站在玉阶前,此刻也是满头满脸的汗。
也不知是被太阳晒得,还是在金殿里的时候急的。
听容隐问话。
德瑞也连忙上前拭汗道“殿下有所不知道。入夏后陛下的龙体愈发不好。时常有昏迷晕厥之状。今日早膳的时候便是如此。在太医们施针后
方勉强醒转。”
容隐的眉心凝得更紧。
“替孤通传,孤去看看父皇。”
德瑞应声。
快步往玉阶上去。
大抵半盏茶的时辰,他重新自金殿里出来,向容隐躬身道“殿下与太子妃请随奴才来。”
容隐轻执起江萤的手。
与她顺着玉阶向前。
行过漫长玉阶,走过殿内的九龙屏风。
他们终是见到倚靠在龙榻上的帝王。
两月未见。
皇帝比他们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更衰颓许多。
他的面色枯败,眼眶深陷下去。
瘦得近乎穿不住龙袍的身体满是病入膏肓时的支离之态。
江萤心弦微颤。
也不敢多看,便匆匆低头随着容隐俯身行礼。
“秋节未至,你们便自永州回来了。”皇帝沙哑的语声落在上首“可是听闻朕的龙体违和。因此提前回到长安”
容隐微顿。
视线轻落在他旁侧的长案上。
其上的奏章堆叠如山。
显然是皇帝病中无力处置,但也迟迟未曾交由六部代理。
即便是到了这等时候。
皇帝仍是不肯放权。
于是他垂落眼帘,并未直面皇帝的病情“肃亲王在京。儿臣放心不下,因此便在祭奠完皇祖母后即刻回返。”
皇帝疲乏地阖着眼。
也不知是否相信,只是略抬了抬指节道“坐吧。”
容隐起身。
携江萤坐在离皇帝龙榻稍远的木椅上。
听病榻上帝王信口说起这段时日所发生的事。
“朕病体沉疴。前朝的事终是有心无力。”他指了指那叠奏章“这些奏章都是三日前送来的了。朕略微翻过几本,不少说的是边关的事。”
皇帝说着略微抬手,令德瑞将面上的几本拿递给容隐“你也帮朕看看。”
容隐颔首。
自德瑞手中接过奏本。
面上这几本皆是边关的将领送来。
比他在线报中所见更为详尽。
自容铮前往边关后诸事顺遂。
边境祥和,将领归顺。
虽途中也曾有过数次波折,但终究是被容铮及其幕僚平息。
如此丰功伟绩,连边关的将领亦不吝夸赞之言。
在皇帝的目光中。
容隐合拢手中奏本。
“许是南橘北枳。”他答道。
“南橘北枳。”皇帝捻转着拇指上戴着的扳指,病中喑哑的嗓音听不出什么情绪“隐儿是这般认为”
容隐微垂眼帘。
作为容铮同母的兄长。
他对容铮的了解不可谓不深。
他在京城中如何,在边关时便会如何。
即便因环境不同而有所更改。
也不会到这般判若两人的地步。
容隐沉默顷刻。
仍是将手中的奏章归还“儿臣如何看待,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如何决断。
皇帝捻转扳指的动作停住。
他微阖着眼睛,似信口问道“那依你所见,朕应当召他回京吗”
容隐凤眼微深。
他的父皇病中疑心减重。
如今这般问他。
只怕不仅仅是对容铮起疑。
甚至连带着他提前回到京城的举动。
本身也在令他的父皇猜忌。
容隐眼帘微垂。
斟酌着并未立即开口。
相持间金殿里隐隐有滴水成冰之态。
令坐在旁侧的江萤亦为之紧张。
正当她坐立难安,想着是否要出言为容隐解围的时候。
步履声匆匆而来。
候在外间的宦官进来通禀“殿下,皇后娘娘到。”
江萤轻怔。
继而悄悄松了口气。
如她所想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