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2 / 4)

给太后养。

两人各退了一步,交给太后养正好。

太后比太皇太后要明白多了,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

太后人在寿康宫坐着,突然就多了一个孩子,也很无措。

太皇太后完全是自作主张,根本没跟她说过这件事。

突然就从别人那里抢了一个孩子过来,还是一向孝顺她的宜嫔的孩子。

可是太后看着胤祺的小脸,伸手抱了抱,又说不出拒绝的话。

她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在寿康宫活着,她也舍不得放开胤祺。

宜嫔还没出月子,孩子就被抱走了,还不敢哭泣,免得让人以为她心存怨怼。

努力的吃各种补身体的东西,就准备着出了月子好去太后哪里看孩子。

胤祺能在太后膝下长大,身份一下子也提了许多,她要是敢表露出不满,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呢。

太后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更何况她对宜嫔很是喜欢,她只是祖母,那能独占着孙子不给人家亲生额娘看呢。

特意叫体面嬷嬷过去给宜嫔传话,出了月子以后,可以常来寿康宫看胤祺,还特意赏赐了好多东西。

宜嫔心里对太后的感激更浓厚,亲自做了衣裳鞋袜等物送过去,但是对太皇太后却有了些深藏的怨。

后宫里原本关于淑妃和温嫔那些流言蜚语瞬间消散许多。

无论是万黼阿哥过继,安嫔成为养母,还是宜嫔的胤祺阿哥养在太后膝下,都是新鲜的事情。

许多人都私下议论,此次晋封,安嫔和宜嫔很大可能有一个位置。

但是其他人忘了那些流言,一直注意着的梁九功可没忘。

淑妃娘娘的事情在皇上这从来都不是小事,梁九功早早就禀告了上去。

康熙也腾出手,准备处理一下跟这有关的事情。

康熙,作为一个年幼登基的皇帝,从权臣手里拿回掌控权,弄死冒犯自己的满洲第一勇士鳌拜。

顶着皇祖母和朝臣的反对,做出了撤藩的决定,这样一个虽然年轻但是人生经历丰富的皇帝。

可以说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情况,一直都是从容的面对一切,但是在此刻,他无语了。

从来没想过一个后宫妃子能让他有这种情绪,就是想要逃跑的感觉。

本来在流言出现的时候,他就判断此事跟温嫔脱不了关系,也不需要查什么的。

如果温嫔也是流言的受害者,她没有想要与玉瑶争锋的心思,那么她最该做的就是去长春宫请安,给玉瑶赔罪,极力陈述自己的无辜。

而不是现在在他面前哭哭啼啼。

温嫔眼眶通红,不停的留着泪,但是却口齿清晰的说着自己的罪过。

柔若无骨的手捏着手帕放在胸口,任谁看都是一副受了大委屈的样子,“皇上,臣妾实在是万分羞愧,不知道为何会有那样的传言,臣妾进宫不久,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心思。”

眼眸温柔如水看着康熙,“臣妾自知没有淑妃姐姐陪伴皇上久,比不得皇上和姐姐之间的情分,也万万不敢有僭越的心思,只盼望能侍奉皇上左右便满足了。”

她眼睛里倒映着康熙的面容,却是无端的冷漠和无情。

康熙本来是打算过来给温嫔一点警示,让她安分守己一些,不要在后宫兴风作浪。

可温嫔摆出了这样的姿态,就叫人觉得无语了。

若是别的什么事情,一点流言而已,既不牵扯朝政也不牵扯他,温嫔哭诉几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温嫔心思太大了,进宫不到一年,就想着跟淑妃地位相当。

此次晋封也想掺和一脚,这康熙不得不认为,她是想做皇后吗

温嫔柔柔弱弱的流的半天泪,看着皇上还是没有表情,心里一颤。

帕子被拧的更紧了些,哽咽道“臣妾打算去长春宫给淑妃姐姐请罪,底下奴才乱说话却牵扯了姐姐,是臣妾的不是,只盼望姐姐能原谅臣妾。”

眼看着皇上的面色和缓了,温嫔心下暗恨,面上却还是委屈的样子。

亲自捧了茶过来,柔声道“皇上来了臣妾这里之后还没喝上一口热茶呢,这是臣妾亲自泡的碧螺春。”

康熙没有接,看着温嫔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朕觉得,你哭了这么久,才该喝一杯茶,润润嗓子才是。”

温嫔脸色一僵,随即说道“皇上惯会取笑臣妾。”

康熙看她还在嘴硬,也不给她留什么面子了,

随即开口淡淡说道:“淑妃进宫以来,她的品格,朕都看在眼里,一个妃位是委屈了她,她管理后宫向来自有章法,朕也无意叫其他人影响她的地位,免得后宫混乱没有规矩。”

这几句话就是说,淑妃那么好,朕是肯定要给她晋位,但是你就别想了,朕不会让别人影响淑妃的地位的,你就老实在淑妃下面待着就是。

你想上来跟淑妃并排,就是想要坏了规矩,朕不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