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监唱道。
滇南王牵着云曦的手,走出了大殿,两旁自有依仗和礼官、吉乐相随。
出了大殿,早有红色的喜轿等待。
“慢点”滇南王亲自将云曦送上了喜轿 ,退开后骑上喜轿旁绑着红绸的白马上,护在喜轿一侧,一行人离了宫往西城走去。
一路上,礼乐声吹吹打打,声势浩大的队伍惹得路人争相观看。
“这滇南王长的真好看真英武”有人说道。
“就是,不是说快要年近不惑了吗怎么像是二十七八岁,不到而立之年的样子。”有人疑惑的出声。
“也许是传错了”
“好多嫁妆哦”有人感叹道。
宗人府那边准备了嫁妆,云曦自己也准备了不少,合在一起后,抬着第一个嫁妆的箱子快到滇南王府了,最后一抬的嫁妆还没到西城呢
“可不是,再怎么说也是熙和郡主啊”另一个人说道。
“这熙和郡主是那位王爷的女儿”有好奇的人问道。
“不太清楚。”
当初皇上赐婚,一共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册封楚云曦为郡主的,第二道才是赐婚的,也不知道皇上和太后当初是不是想要混淆视线,册封郡主的圣旨竟好像好很少的人才知道,民间或许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不知道熙和郡主的出身。朝堂上,大概有百分之一二十的人不知道熙和郡主的出身。
云曦当初想着,被封为郡主也没什么要说的,并没有大肆的宣扬。
这就让民间很多人都知道熙和郡主,也知道楚云曦,但不知道熙和郡主和楚云曦时同一个人。
滇南王府的大门大开着,今日是滇南王迎娶王妃的日子,喜轿是一定要从正门进的。
当云曦在喜轿中感觉到颠簸时,她知道,或许应该到滇南王府了,果然再次走了不一会,喜轿停了下来。
被侍棋小艾扶着下轿,不用看,她就感觉到周围好多视线都在看着她。
“新娘子下轿子了”有人喊道。
“本王扶着你”滇南王再次将手递了过来。
云曦还算大方的将手递了过去,在滇南王的牵引下一步步的踏入滇南王府正院。
应该是到了一处殿中,顺着滇南王的脚步站定。
这时,原本个跟随了一路的吉乐也停了下来。
“吉时到”有人喊道。
“新娘新郎拜天地”
“一拜天地”
转身朝着外面的方向弯腰下拜,秉天地阴阳之意结为夫妇。
“二拜高堂”
楚云曦和滇南王的父母均已过世,只能对着高堂的位置拜下去。
大红色的喜烛和红红的灯笼高高的挂在两侧,滇南王却觉得浑身冰凉,唯有手中握着的柔荑暖暖的让他稍感暖心。
这京都,他既然来了,拿不到想要的他就不走了。
“夫妻对拜”
两人面朝对方,弯腰下拜,从此以后,请多多指教了
“咱王爷多少年没见过女人了,牵着王妃的手拜堂的时候都不愿意放开。”
有人话中满是笑意的打趣,云曦能听出来这话中毫无恶意。
能当着滇南王的面这么说,想来这人的关系应该和滇南王亲近极了
“说什么呢,这表示咱王爷心悦王妃”又有一个声音插嘴说道。
“那还真是要恭喜父王母妃了”这人的话中,“母妃”二字似乎极其不愿意提起。
那怕是很久不见,云曦依旧能听出来,这最后一个说话的人是滇南王世子,秦誉郎。
额云曦这个时候再次意识到,秦誉郎是滇南王的长子,还是世子。
不过,有什么关系她和秦誉郎之前的名分,不过是个错误,错误被纠正后,她们什么关系都没有。
更何况,以后她就是滇南王世子的长辈了,作为长辈,尴尬的是别人,不是她。
而且,云曦突然有了一个发现,刚刚滇南王世子说话的语气,好像不认识她。
不知道滇南王要娶的是她楚云曦,这要是没判断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意外。
“世子是该叫母妃了,毕竟这可是你父王娶的嫡妻元配,第一任滇南王妃。”开头第一个说话的人这时候说道。
不知怎么的,云曦从这人口中听出来的嘲讽的味道,当然不是嘲讽她,而是嘲讽滇南王世子。
太后赐婚后顺嬷嬷打听过,别看滇南王三十好几了,可从没婚配过,至于滇南王世子,众人好像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就是京城中的老人,也只知道好像是多少年前滇南王入京后在京城,某个女人生下了滇南王的儿子,之后滇南异动,这个儿子被封为滇南王世子,滇南王离京去了滇南平乱。
当然,这一平乱,滇南王就好像是在滇南扎了根 ,再也没回过京城。
这一次和她在蜀中相遇后上京,好像是滇南王时隔十多年之后首次入京。
这么想来,或许几个月前,滇南王也